第一六四章 席卷陕北-《红星照我去战斗》
第(3/3)页
他还资助了一大批优秀青年在北师大学习、出国留学,有的毕业后回榆林任教,担任各中学校长,并曾为蒲城尧山中学捐出大量书籍。这些都促进了榆林文化教育事业的展。
为了促进陕北的经济展,他还创办了陕北地方实业银行、榆林惠记工厂、太原惠记军衣社、神木官碱厂等地方实业。本人还办起了榆林裕惠号商行。
1926年在榆林炮厂安装了电机、榆林职中实习工厂安装起纺毛、制革机器,把现代化机器生产引进陕北,奠定了陕北毛纺、制革工业的基础。
另一方面,他又腐化堕落,荒淫无道,杀戮百姓,专横跋扈,成为榆林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尤其是他极为顽固不化,专与陕北红军为敌,多次率兵围剿陕北红军,并直接导致陕北红军的主要创建者谢子常同志壮烈牺牲。
然而,面对一师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那怕在榆林早已根深蒂固的井岳秀,也被打得狼奔豕突,最终只能放弃统治多年的榆林,远走绥远托庇蒙古王公暂避一师的锋芒。
刚刚回到城东的司令部,张城还未来得及洗漱,各部的报捷电报就过来了。少纵各部进展极为顺利,敌守备部队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不是被歼就是俘虏投降。
到了9月1o日,少纵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中革军委交付的任务,攻占了陕省北部及绥远一部近三十多个县市,大大地扩展了陕甘宁根据地。
红一军团、三军团等其余军团也攻占和控制了甘宁两省南部的大片地区。至此,中央红军控制的陕甘宁苏区已扩大到七十多个县市,人口多达三、四百万,较后世同期扩大了数倍有余。
中央红军的“北上”战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全军将士俱都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