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叮铛网和某点网的展度,起码被这通清洗拖慢一个季度。 但顾诚觉得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在互联网寒冬期把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办了,好歹同行们也都没钱没资源追赶。要是等到寒冬过去,一个季度就足够生很多事情了。 处理完内部人员,下一步就是和他们合谋案的艺人/写手了。 这些要难办一点,因为这里面涉案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确实有才华,也借助了潜规则增加曝光率,红了。另一类是没才华也没人气吸引力。 那些确实没才华、还潜规则的人,顾诚的处理意见当然是非常干脆的——直接永久封杀。 关键是那些有才华、潜了之后也潜出销量来的。 高大松硬着头皮,为某些来投靠的独立音乐人求情:“小顾,这事儿赖我,是我原先没做过内容管理工作,给了他们机会。要说罚我应该先被罚。 但是有些人确实先他们做出来的就是好音乐,他们只是在推广上没经住诱惑,抄了捷径——而且关键是原先叮铛网也没有一套说得清楚的试听优先级规则,他们也是没办法。” 高大松一边说,一边指着涉案乐队名单上,一支名叫“苏打红”的独立乐队,那是一只去年夏天在湾湾成立的校园乐队,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到2oo4年才正式出道—— 因为原本的历史上,要到2oo4年互联网寒冬才彻底结束,这些没有和任何实体唱片公司合作的玩音乐人,才有机会通过互联网mp3传播展示自己。而如今因为顾诚提前建立了叮铛网并搭好了渠道,这些原本缺乏渠道的音乐人都提前绽放了出来。 “苏打红”的才华是实实在在的,加盟“叮铛网”之后,大半年里两张唱片一共卖出了近3o万张,在叮铛网签的独立音乐人里面也能排进前三五名。 但是这次他们被爆出来:他们的经纪人私下里给乐库维护的责任人塞钱,调整了乐库随机播放的算法,让他们的歌在全国网吧老板的随机播放中得到了更高频的展示机会。 这些乐队音乐人本身都还是二三年级的大学生,据说不是很懂人情世故潜规则,也是被带队的经纪人害了,也确属初犯。 这只是这次涉案例子中的一个典型而已,类似的情况还有好几件。 “这样吧,把他们的音乐从试听乐库里面下架掉,剥夺后续获得叮铛网免费宣传资源的机会,但是他们的音乐代售合同保留——也就是,叮铛网未来会继续卖‘苏打红’的唱片,但不会在任何情况下使用公司内部宣传资源宣传他们。 同时,允许他们对外和其他经纪公司签订宣传推广合同。以后想上宣传,就自掏腰包自负盈亏。” 这种处置,放在小说网站上,就相当于是“永远剥夺上推荐位的权利,但是保留卖书渠道,想宣传就自己去宣传”。 这种手段还算公允,高大松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其他几支涉案的独立乐队,也比照这个情节处理了。并且言明这是因为初犯才网开一面。 处理完之后,将来所有新签的音乐人都得换一种新格式的合同,明确一旦潜规则被现时,公司的追缴处罚权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