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证明-《顺流而上》
第(2/3)页
应该就是楚王了,徐纪文想,?他本想直接把话说个清楚,而不是被动地等着楚王和指挥使盘问,可他还是留了个心眼儿,先回道:“回王爷的话,草民郑牧。”
无人出声反驳,是不是说,真的就是楚王了呢?不然,谁人又敢生生受下“王爷”这个称谓呢?
徐纪文心中一喜,而站在一旁的金指挥使,嘴角也微微抽搐。
“出身报来。”楚王又道。
果然是这样,编造的身世和容貌都让人起疑了。这样整好,徐纪文心想。
“回王爷的话,草民有两重身份,不知王爷想听哪一重?”
楚王闻言低声笑了一句,道:“这倒有意思,且都说来听听。”
徐纪文心中微定,开口道:“草民是胶东人士,曾拜沂山拳堂门下习武六年,因长兄去年摔断了腿,家中经济无以为继,便辗转来到楚地,做些生意。路遇王府在光化城中选拔侍卫,便凭一身武艺来了武昌。此乃第一重。”
徐纪文一口气将这番伪身份的说辞道来,顿了一下,没有出声。
楚王果然又问道:“第二重呢?”
这回倒是轮到徐纪文轻轻地笑了笑,抬起头来,一双眸子灿若明星,朗声道:“回王爷的话,这第二重便是,在下乃是忠勤伯四子,徐氏纪文。因不忿吴王所作所为,自御河潜逃出京,来到楚地后听闻王爷有鸿鹄之志,特来投奔。”
这次楚王真的差点又笑出了声,属于少年人的那股冲劲在这位十六岁的忠勤伯四子身上显露无疑,那样的赤诚,那样的直率,让人欢喜又羡慕。
这一切的一切自是牢牢掌握在楚王手里的,既使今日再忙,与林书岚相谈再晚,楚王也没忘了这位徐小四爷。于是,和前不久才提拔到右指挥使位置上的金越,合起来演了这出戏。
不过,也是真的不好让徐纪文现自己的用意,免得又引起了误会,当下,便继续演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