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端阳-《顺流而上》


    第(2/3)页

    “哎呀,你不知道太太娘家小侄子多顽皮,上蹿下跳的,还要拽我头上的豆娘,真真吓死我了。”珍姐进了门就抱怨道。朱氏娘家的小侄子正是七八岁的年纪,所谓七岁八岁狗也嫌,不是没道理的。

    元姐笑着,让秋云也给珍姐上一杯菖蒲酒。

    “不能再喝了,这酒后劲绵长着呢,我已经喝了两杯了。”珍姐连连摆手,走到窗前,往外瞧了瞧,道:“还得一刻钟才开始吧?”

    “是呢,姐姐莫着急,坐下歇会儿。”元姐拉了她坐下,捡了小粽子用竹签串了递给她。

    珍姐尝了口,是豆沙的,倒是欢喜,又吃了两个,说起新得的信儿来:“你听说了没,嫦姐也要定亲了!”说着,眼睛亮,一副我有好料的样子。

    不过这一次,元姐可是比她知道的早。

    五月初三就是个吉日,于家请了媒人去赵家提亲,赵老爷自然欣然应允。于家预备初八再去求婚,近日正四处寻着活雁呢。

    昏礼下达,采纳用雁。

    于行的这本《徽商传》越地红火了,每日进账也多起来,还有人上门出钱让他再写一本。好在他一向老成持重,胸有大志,没被这一时的真金白银迷了眼,放了话出去,就此封笔。

    不过,如今于家已是能在光化买得起一座两进小院了,聘礼也给的十足。本来赵老爷还以为真的是个穷秀才,颇有些碍于王大老爷的面子才允了婚。现下看来,于家竟比想象中富裕的多,里子面子都有了,他再没了什么顾虑,每日喜笑颜开的。

    元姐早早就知道了,比着赵老爷还高兴些,如今见着珍姐问她,也学了珍姐的模样,说道:“那姐姐可知嫦姐订的哪一家?”

    这个珍姐就不知道了,她也不过是听说有人去赵家给赵嫦提亲,然后赵嫦父亲允了,至于是谁,她还正打听着呢。可是,看元姐的样子,竟像是知道的,这让她难以置信,却有兴味大起。

    珍姐连忙看了元姐,嚷道:“妹妹竟然知道?快说快说!”然后突然想起元姐前段时日与赵嫦走的极近,点了她:“你定是早就知道了,快告诉我!”

    元姐哈哈大笑,却不好告诉她是自己一力促成的此事,毕竟闺阁女儿插手婚姻大事总容易被人置喙,想了想,只道:“此事说来也巧,那提亲之人正是家舅父的学生。只嫦姐姐和他们家在路上碰巧遇上了一回,嫦姐姐和那家的姑娘都跟我提起此事,这才相互认识的。那家觉得嫦姐姐挺好的,就由我家和王家牵线,促成了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