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茶韵悠悠-《我的农场在沙漠》
第(2/3)页
买卖茶叶的商贩往往把所有的武夷岩茶都叫做大红袍,按照规定,只要是原产地的岩茶,都可以叫做大红袍。不过它就像火锅一样,是个大杂烩,只要合乎规格的都可以叫这个名字。但其实还是有区分的。在产茶人家那里买茶,若是跟人说要大红袍,人家会随便给你一种。但若是你问有哪些名枞、小品种,他们就会很清楚地告诉你:这是奇丹,多少钱;那个是北斗多少钱,那个是奇种多少钱。
所谓的奇丹、北斗、奇种是由武夷山九龙窠那几棵老茶树繁育出来后代的茶叶拼接而出的品种,就像酒吧调酒,把几种不同味道的酒掺合在一起调出一杯令人难忘的鸡尾酒一样。
拼接出来的茶味道好,价格当然也高;拼接的差,价格也就跟着低。不过大红袍有品级规定,不符合那个规定是不能称之为大红袍的。
喝过茶,虞飞鸿叮嘱蔡鸿鸣后天过来看样品,就去忙了。
蔡鸿鸣也告辞离去,看看天色还早,就想去瘦西湖边的民间收藏市场看一下,晚上再去瘦西湖逛逛,感受一下杜牧那“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美妙情景。
收藏市场一向是人所青睐的地方,何况这个收藏市场又在瘦西湖边上的美食街旁,更是人来人往。
蔡鸿鸣来到地方,左看看,右看看,一点也没有要买的意思。
以前他倒是买过秦汉时期的刀币和拇指大小的铜镜,也就十块左右,再高他就不会买了。他感觉这些东西即不能吃又不能喝,买来有什么用?况且他又不懂这东西,价格太高亏了怎么办?买到假的怎么办?所以他买这些东西一般是以实用为主,感觉好,不太贵才会买。以前他想买一个兽首铜炉,八十块左右,后来感觉铜炉壁太薄了,所以跟老板出价五十,人家不卖,他也就没买。
现在想想,幸好没买,要不然都不知道是不是仿铜的。
一路走一路看,来到后面一处墙角下,他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坐在一个摆了很多看起来像古玩小摊前卖着东西,后面靠墙坐着一个戴着口罩,不时咳嗽,脸色苍白的女人。
“叔叔,要买东西吗?”看到蔡鸿鸣过来,小女孩甜甜的问道。
“我看一下。”蔡鸿鸣蹲下来,随意的拿起一个里面包着蝎子,看起来像琥珀的东西看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