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火星新发现-《我是科技教父》
第(2/3)页
只要不会危害到人类,科学家们也没心思研究这种原始生物。
而且,就算火星上有智慧生命又如何,以科技教父的手段,顷刻间屠灭,外星智慧生命最好结局,恐怕就是关在动物园供人类欣赏了。
第三,火星完全是未开发的星球,不存在外星文明痕迹。
这一发现,让科学家失望的同时,也松了口气,他们可不想见到第二个像“火星人”那样恐怖的生命,“火星人”的不死不灭给他们留下巨大阴影。
既然火星没有外星文明,那么太阳系现在的主宰只有地球人,除了地球人,太阳系再不存在任何生物。
在老者工作的同时,其他人对基本数据有了一些了解后,也开始自己要完成的工作。
地质学家考察地形,开始在火星建造种植基地。
土壤学教授,利用火星土壤加上现有的肥料,弄出种植土。
植物学家忙着种植巨型土豆,用作日后的食用,毕竟和粮食相比,土豆有着更大的优势。
这种方式脱胎于月球的改造计划。它能让科学家门,在食物上做到自给自足,虽然天天吃土豆会腻,但总比没吃的强。
还有生物学家,开始根据火星的重力、光照时间,筛选着地球上哪些动植物可以送到火星上。
毕竟移民的不只有人类,很多动植物也会跟着移民。
还有气象学家,着手研究火星的气候,并不时拿出相机拍摄下火星空中偏蓝色的太阳。
当然,开发工作还不止这些。
在飞船降落后,这艘集所有黑科技与一身的飞船,像在月球那样,一层层伸展开来,远远看去,就像一只立在地上的田螺壳。
而在飞船展开的同时,船上的智能机器人大部队也开始建造人类移居的建筑。
有了完善的改造手段,改造火星会比月球容易不少。所有的开发工作几乎都是齐头并进,也比开发月球缩短了不少时间。
短短一个月时间,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剩下的只要按照流水线式的改造方法,相信火星移民很快就能开启。
而远在地球的林锋,也没有闲着,确切的说,他忙的不可开交。
各国纷纷成立汉语大学,林锋也带着团队,进行全世界范围的巡回演讲。
林锋当着全世界,大谈太阳系生态圈和经济圈的建立,这一理念由他亲自构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