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括约肌-《蜂窝网络与无人机战争》
第(2/3)页
“蚱蜢1收到,小队进行回报。”
随着其余3人的回报,蚱蜢小队完成了所有起爆点的设定,随机蚱蜢开始命令撤离。这次任务没有安装飞行装置,而是仅仅凭借跑的,至于对基础设施的毁坏,现在哪里顾得了,机甲的奔跑速度很快,虽然这个速度因人而异,但是最慢的也可以跑到每小时九十公里,刚好快于beta坦克级的速度,坦克级别看是那个样子,但是实却可以跑到每小时八十公里,快于大多数人类的战车,特别是在复杂地形,虽然在复杂地形坦克级的速度也会减慢,但是人类的战车减速就更快,所以这就是人类装甲部队的悲剧所在,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了。机甲在设计的时候就考了这个问题,在设计的时候就赋予了系统超过坦克级的移动速度。即使不善于掌握平衡的人也可以在系统的辅助下跑到这个速度,如果一些人平衡感更好,那么则可能可以跑出每小时160公里以上的速度来,这个速度就已经很快了,你想一下,一个6吨多的物体用奔跑的方式向前以一百六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狂奔,这是一种很么样的场景啊。
随着蚱蜢小队的撤离,蟋蟀小队和蝗虫小队结束了阻击任务,开始放beta进入隧道,随着遥控装置的按下,地面传来了巨大的震动,脚盆花费数年长达4.3公里的隧道被彻底炸毁,上面的山脊直接塌落下来,这个路线以后都不能使用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没错,红色镰刀正在执行阻击beta的任务。因为鹰酱跑路了脚盆的防卫军败的超级快。可以用一溃千里来形容。
千曲市的陷落,导致很多老百姓堵在佐久市附近,所以为了避免他们被beta赶上,所以必须要想办法狙击beta12小时以上,脚盆的防卫军靠不住,斯卫军实力不足,那么能依靠的就只有acu同志的红色镰刀了。虽然现在名义上老大是林玲,其实上林玲还是仅仅负责无人机,而在acu同志控制下的数台工程车才是这次战斗的主力。
临危受命的红色镰刀首先寻找了一个阻击阵地,那就是千曲市以南,成山与虚空藏山之间的狭窄地域,这个狭窄的抵御在两山之间仅仅有770米的宽度,beta的大军在这里必然会异常集中,就造成了瓶颈beta的规模优势在这里无法展开,为了将beta尽量聚集在这里周边的辅道必须要炸毁,包括盘山路在内的各种通路都被人为造成的塌方之封闭了,当然多足驱动系统构成的beta可以从没路的地方走,但是呢,行军速度就会受到影响,阻击的目的就达到了。
红色镰刀雇佣兵团的人数不多,仅仅有100余名,主力其实还是无人机,因为林玲的目的还是要测试无人机,人员其实主要是为了保护林玲而配置的。12个少女卫士也全部被配属到了这个部队。
至于748旅其他人还有一部分被斯卫军各个部分雇佣,正在四处打工中,比如林建军这个家伙,就带着自己的连队和崇宰恭子跑了。算了不管这些家伙了,咱们还是来看林玲吧
林玲在指挥车内做出了碇司令的姿势,这个姿势在被acu同志发扬光大以后,逐渐流行起来了。
林玲在指挥台后面的椅子上,作出碇司令的样子,白色实验室袍子包裹的身躯与放射的控制台红色光芒的眼镜,努力着营造出来威严满满的样子。
f5u已经升空,控制台上已经出现了附近的战场情况,但是这次f5u却被压制了,因为重光线级。
f5u是为了压制光线级而设计的,但是其本身却被重光线级所压制,因为没有人规定,一次只能设置一个焦点,我们不知道重光线级的输出功率有多大,但是却知道,重光线级一次射击,可以清理掉数百架的f5u,根据acu同志分析,重光线级,如同舞厅的球灯一样,一次性可以同时聚焦成百上千个目标,制约重光线级的仅仅是输出功率,却不是目标数。这是一个恐怖的效率,怪不得人类的巢穴攻略一次都没成功过,有这种玩意,抛射型武器几乎就是废品。
重光线级的射程还非常远,最远达到200公里,可以射上宇宙,并且其本身就有20米高,根据计算,重光线级可以再80公里远射击500米以上的目标,目标越高,光线级的射程就越远。
所以现在f5u只能在50米以下进行飞行,这大大的降低了f5u的效率,不过新加入集群的礼盒这个品种,补充了f5u损耗的侠侣,从新为林玲构建起来了c4ris系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