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格局-《最强总裁》


    第(2/3)页

    在郑家的族史上,郑家总共分家出去六次之多,蒙古铁骑马踏中原时是第一次,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抗元时是第二次,靖难之变时是第三次。

    这三次分家,最终后来都重新融合回一起。

    而到了满清入关,郑家第一次将家族力量迁移出华夏,从此有了东南亚旁系;在随后的清末民**阀割据以及xx内战,郑家又有了欧洲及美国的旁系,至此一分为四。

    可以说,郑家的这六次分家尤其是最后三次,囊括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变动。

    前三次没什么好说的,始终是在华夏内部,而到了满清入关,当时郑家的眼界已经随着郑和下西洋以及跟阿拉伯商人的贸易生了改变,这才有了迁移到东南亚保存血脉的举动,后来清末民国时迁移到欧洲也是如此,都是郑家有意而为之,只有美国旁系的出现是个例外。

    当然这也跟当时的局势有关,席卷全球的一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那样的形势之下,偏居一隅的美国成为了全世界的避难所。郑家也不例外,华夏、东南亚、欧洲的各个支系都分出去一部分力量到了美国,使得美国旁系在初始阶段就极为强盛,远同一时期的各个支系。

    理所当然的,在后来的郑氏族长争夺里,美国旁系能够出现一个族史上第一位旁系出身的族长也不是什么好奇怪的事情,毕竟当时的各个支系都饱受战争阵痛,尤其是华夏主系更是从清末开始就一直没能得到休养生息。

    只是谁能想到的是,后来郑昱的父亲竟能逆势崛起,重新代表主系夺回族长的位置,即使郑昱对自己的父亲再有怨恨,也不得不对这个男人心生敬佩之情。

    要知道虽然郑家族长的竞争过程虽然公平,但即使是在规则之内,上任族长无论是想要连任还是指定继任者,都拥有天然的优势。

    郑家华夏主系之所以会丢掉过一次族长,美国旁系则让郑昱的父亲逆袭成功,说到底除了人为因素,也有当时大时代格局变化的原因在里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