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孤城奋战(21)-《抗日铁血执法队》


    第(1/3)页

    自从接到赵岐功的求救信后,常如海不敢怠慢,就现有的队员做出如下安排:8o人攻击正面的日军,并配备缴获的3挺歪把子、1挺九二重机枪和3门掷弹筒,城南和城北各派2o多人监视可能增援的日军,自己和赵岐功则亲自负责正面,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大部日军,为399团突围打通通道,接应张总监他们。『』Ω笔『趣阁WwΩW.』biqUwU.Cc

    这次围攻天镇,第2o师团川岸文三郎部的鸠山大队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原先以为大炮一轰,天镇城门应声而开,守军就会出来投降,哪知先是用九二步兵炮轰击城墙,远远地,就见只轰下几块泥土来,整个城墙并无多大的损失。后来拉来三门38式75毫米野炮,没想到这种在日军中最受欢迎的攻城利器同样也毫无建树。没办法,鸠山野合只好下令集中炮火攻击城门,可城门早让张敬俊给用填满土的麻袋堵住了,眼看见打烂了城门,可就是打不通里面的麻袋掩体,显然,日军是太小看天镇城墙了。中国的城墙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扮演着保护城池的角色,其夯土大有讲究。据北宋李诫所撰《营造法式·砖作制度》记载:基础先用碎砖瓦隔层夯实,“每布土五层,筑实厚三寸。每布碎砖瓦及石札等厚三寸,筑实厚一寸五分”。至于在修建时于夯土中添加一定数量的沙石与石灰,它们所形成的三合土较普通的夯土更为坚实,可达到刀锥不入的程度。天镇城自明万历十年重修,光基础就厚达四丈八尺,顶部有五米左右,想想,日军的小口径火炮对这些坚固而厚实的城墙能起到作用吗?同样,也太小看晋绥军的守城能力了。晋绥军一直以来以善于防守闻名全国,加之阎锡山又是一个舍得对军队投资的人,其武器在全国的军阀当中是独一无二的,士兵对阎又忠心可鉴,像399团团长张敬俊是个山东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三晋子弟是守土抗战,那种同仇敌忾、忘我牺牲精神自然令人生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张培梅执法队的存在也起着震慑守军的作用,日军想在短时间内攻下天镇,显然打错了算盘。

    日军指挥部。鸠山野合凝望着挂在墙上的天皇画像,心里有一种狂热的占领欲。这个在北平一战中轻松打败29军的战争狂人此时沉浸在对战争的回忆中。那一战,在长城抗战中可圈可点的29军仓促应战,自然败北,结果鸠山大队和其余日军部队一样,以为中**队不堪一击。带着这种思维,鸠山野合便不把晋绥军看在眼里,导致几天来用尽了各种办法连个小小的天镇城也攻不下,颜面大失。究竟用什么办法可以攻下天镇?鸠山野合在地上转来转去,调15o毫米榴弹炮前来助阵,看来只有这一招了。正在这时,猛听得一声清脆的枪响,紧接着,就是一阵激烈的枪声。

    “八格。”鸠山野合抄起指挥刀,冲出营帐。

    常如海见日军的巡逻哨在通往西方的路上不断走来走去,示意赵岐功,两个人一左一右,悄悄靠近。巡逻哨共有四名,在寒冷的夜里,这些日军也显得畏畏缩缩,恨不得找个地方取暖。常如海在日军经常经过的地方埋伏下来,等着日军的到来。渐渐地,这四名日军靠近了。常如海一个飞跃,一刀就将一名日军的头砍了下来,还未等另一名日军反应过来,又一刀就将日军劈成了两半。此时,赵岐功的两把飞镖分射两名日军,只听两声倒地声,不用说,全部死翘翘了。跟在后面的队员占据有利地形,支起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就等城里出信号。

    时间渐渐地过去了,正在众人焦急之时,大家忽然看见远处的城墙上出现了三下灯光,赵岐功忙站起来,拿出手电筒,也照着样子出了信号。八十多人握着枪,对准日军的营帐,就等队长的枪声。

    天镇西城门早就打开了,打头阵的胡可庸带领着队伍蹲在城门洞里,一起的执法队员也一样。张培梅收到信号后,急匆匆地下了城墙,着一把汤姆逊冲锋枪,率先带领执法队冲进了黑夜里。

    众人沿着晋绥军原来的战壕,运动了没多久,就让一名埋伏的日军暗哨给觉了。这名日军见有这么多人冲来,知道守军突围,一拉枪栓,大喊:“支那人。”谁完就鸣枪告警,此时,张培梅见偷袭已失败,索性来个强攻,手中的汤姆逊“哒”地一下就是一个点射,这名日军倒地死亡。

    枪声惊醒了其余日军,等日军醒过神来,张培梅和胡可庸的部队也靠近了日军,一时间,枪声大作。

    好在突围部队有备而来,打头阵的又是自动武器多,一时之间,日军被打得不辨东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