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挖坑(二)-《闺华记》


    第(2/3)页

    这不,看着谢涵干巴瘦的小脸,朱栩想到了六月六的赏荷会,既然要玩,就玩大一点,他倒要看看,事实到底如何。

    “王平,把周太医叫来,替这丫头把把脉,好好调理调理身子。”朱栩吩咐道。

    “皇上,臣女的这点小病哪用惊动太医?臣女昨儿已经找个郎中开过方子了,就不麻烦周太医了。”谢涵一听找周太医,清醒过来了,忙不迭地摆手。

    朱栩见谢涵拒绝,眉毛一挑,看向王平,王平忙弓着身子道:“皇上,老奴觉得谢姑娘的话有道理,闹肚子这样的小毛病哪里还劳烦周太医?况且谢姑娘说她已经吃过药了。”

    朱栩见王平也反对,凝神细思了一下,回过味来了,再次被谢涵的聪颖折服了。

    是啊,既然他不打算伸手管这件事,他就不能动御医,御医一出手,还能不清楚谢涵到底吃了什么?

    到时,他是管还是不管?

    论理,他也不至于如此糊涂健忘,只是一则他下棋下忘了,光想着让谢涵在六月六上好好露一面;二则近来前朝事务又多又杂,一桩桩一件件的,搞的他疲惫不堪,甚至有点焦头烂额。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粮草,今年南方大涝,北方大旱,加之连着两年的战事,北方好些地方都收不上粮食来,可战争还得打下去,为此他也十分头疼,故而听说谢涵来了,才想着把她召进宫,他想知道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可来了这半天,竟然都忘了正事,“对了,丫头,今年的年景如何,朕希望能从你嘴里听到实话。”

    “说实话,不太好,我家靠着河边的地还凑合,能勉强收上七八成,离得远些的,只怕五成不到,不过臣女倒是听祖父说,夏种的时候赶紧种点抗旱的玉米、番薯,应该可以填补一些。”谢涵回道。

    “现在幽州那边荒地有几成?”朱栩听下面的官员说过,如今连京城都有幽州那边过来的难民了。

    这人一跑,地肯定就得荒,所以为今之计是赶紧结束这场战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