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来历-《闺华记》


    第(2/3)页

    尽管时光过去了三年多,可父亲母亲依旧是她心底最深的痛,每次触及,她都免不了要潸然泪下。

    “好了,孩子,别哭了,是本妃不对,本妃不该问起你的伤心事,来,别哭,好好坐下来,我们说说话。”徐氏拉着谢涵的手坐到了炕上。

    朱澘领着几位妹妹依次也坐了下来,朱澘和朱溁坐在了谢涵对面,其他的几位则坐在了她们身后。

    “母妃,听谢妹妹的意思是谢妹妹如今在家基本是自己看书练字的,母妃,不如这样,左右我们家也是有好几位女先生的,就让谢妹妹跟我们一起念书吧,这样的话谢妹妹有了先生教导,我们也多了一个玩伴,岂不两便?”朱澘说道。

    “好啊,这个姐姐长得真漂亮,我一看就喜欢。”朱溁也笑着拍手附和。

    “我倒是愿意,就是怕谢姑娘嫌你们粗笨,不肯来就和你们,我可听说了,她连公主的伴读都拒绝了呢。”徐氏笑道。

    “王妃真是折煞民女了,民女出自薄祚寒门,哪堪与公主郡主伴读?还有一点,民女这次来府城是陪祖父母来办事的,归期未定,就不来打扰几位郡主了,不过民女还是得感谢敬敏郡主的相邀之情。”谢涵战战兢兢地回道。

    “别怕,本妃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不过本妃还真是有点可惜,本妃以为你这次来是打算常住府城的呢。毕竟现在外面有点不太平,乡下到底是不如城里安全。”徐氏摸了摸谢涵的头,说道。

    “多谢王妃提醒,我回去之后会跟祖父母商量一下的。”谢涵委婉地把责任推了出去。

    “对了,谢姐姐,你是和你祖父母一起住吗?那你平时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遇到看不懂的地方怎么办?”朱溁歪着头问道。

    “家里有几个哥哥都进学了,遇到不懂的就问问他们。”谢涵淡淡一笑,回道。

    “你哥哥们也很有学问吗?是不是和你父亲一样?”问这话的是朱澘。

    “没有,哥哥们天资有点欠缺,至今连一个秀才还没考上。”谢涵之所以选择说实话,因为她猜想徐氏说不定早把她的身份背景查清楚了,故而她没有隐瞒的必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