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阐述-《闺华记》


    第(2/3)页

    谢涵听了苦笑一下,朱泓出门快二十天,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半点谢澜他们的踪迹,祖父倒是还强挺着那一口气,说是要等他小孙子和大曾孙回来。

    这种时候,她的气色能好才怪呢。

    “如何?你弟弟还没有消息?”皇上倒是很快猜到了其中的缘由。

    “没有呢。”

    “这种时候,没有消息也是好消息,若真是你弟弟被人劫杀了,总能发现点蛛丝马迹的。”

    “多谢皇上记挂了。”谢涵行了个屈膝礼,随后从一旁的司书手里接过一个包裹递给皇上,“皇上,臣妇给皇上送书来了。”

    朱栩接过之后命王平拿走了,“如何,朕听泓儿说里面的内容有些晦涩难懂,你都看明白了?”

    “回皇上,臣妇只看懂了五六成。”接着,谢涵大致阐述了一遍书里的精要,什么是经济,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具体体现,经济的划分,产业的构造、税赋的分等级征收等等等等。

    这些还比较好懂,难懂的那些经济数据,还有如何根据经济数据判断一家作坊、一家工厂、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经营状况和生活水准。

    此外还有一条以户部的名义建立国家钱庄的想法,如此一来不仅方便民众通存通兑,还解决了民众对私有钱庄倒闭的担忧,更重要的一点是在国家银库紧张的时候可以适当从民间借贷些银子,说是借贷,其实就是动用民众们存在钱庄暂时用不到的银子。

    当然了,具体如何操作谢涵还没弄大明白,她只是了解了点皮毛,可这点皮毛也足以让朱栩惊艳了。

    “今儿朕才算弄明白一句话,什么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栩赞叹道,同时也感慨顾铄和顾家的有眼无珠,这么好的女孩子送到了他们面前居然一点也不懂珍惜。

    当然了,他也明白了朱泓为什么会建议让他把朱渊送到谢涵身边,因为谢涵讲解的这些内容是朱渊平日在尚书房绝对听不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