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扩大生产-《大明绿色风暴》


    第(3/3)页

    大年初四,磨坊里的黄灰泥恢复正常生产,在黄田两家商铺里搜刮了所有的硫磺、硝石、铅块后,萧夜打下欠条,安排王大力指派人手,下山砍伐木材去了。

    五个武装小旗,也在练兵场雪地上,演练起了兵阵;两队火铳手,三队军弩手,开始操演结队结阵的五十名军士,分成五个队列,随着唢呐尖利的指挥声,不间断地往复前进、攻击,转向攻击。

    “彭、彭,”“啪、啪,”火铳射击后是军弩射击,连绵短暂的远程打击后,操起腰刀、弯刀的军士,举着木盾,刀光闪闪再次轮番前进,不断地劈砍。

    商铺门前,黄德山和田家掌柜田房俊,一边抄手聊天,一边远远地看着练兵场,那滚动的军阵,两个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山下积雪太厚,斥候没有派出太远,只是在山顶各处高地上派了瞭望手。

    连续忙碌了十天,百户所偏房的武器库里,木架上摆满了整齐的石关火铳,五十支崭新的火铳,堆满了三个大木箱的弹丸,萧夜总算是放下心来。

    随着石磨下方石台的加宽,德莱赛后装枪和相应弹丸,他可以一次取出枪五支,弹丸六发;可惜的是,没有牛皮,弹丸匣子也变成了木盒子,萧夜只能笑着摇头。

    其他图案里的物品,产出量也翻了一番,就看原料是否充足了。

    正月十一,萧夜手下的五个武装小旗,趟着厚厚的积雪,不等天亮就出发下山,十五个堪比大车般结实的雪地车,也被骡马拖带走了;接替守卫山上防御的,是王大力手下的匠人军士,拿刀拎棒地布满了各个哨位。

    听到响动的黄德山,出门看见急匆匆下山的队伍,赶忙跑进了屯里,找到王大力问道,“王司吏,山下发生何事,百户如此的声势?”

    “不清楚,百户并未告知本官,”王大力严肃地摆摆手,急忙向石炭坑那里去了。

    “不清楚?老实人还打诳语,哼,”黄德山暗自冷哼一声,亲卫队早一步下山的动静,他也看见了,不过那四个更大的雪地车,篷布下里面装的什么,他压根看不出来。

    一共十九个雪地车,拿来要做什么,黄德山心里不停地嘀咕着。

    石山下,两人一排的队列开进了石关,向峡谷深处走去,虽然脚下积雪难行,但军士们脸上,洋溢出了兴奋的笑意;今天,百户手里的五把猎枪,到了寻找主人的时候了。

    峡谷里的山道上,前一步过去的亲卫队,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只要沿着走就行了;虽然探路艰险,但亲卫队有了马匹拖拉雪地车,人已经可以坐在上面了。

    狭长的山道足足走了一天,萧夜带着队伍在天色渐黑的时候,走出了峡谷;寒风呼啸的草原边缘,大家看见一溜搭起的单兵帐篷,顿时队伍安稳了许多。

    十五顶单兵帐篷,被亲卫队全部带了出来,七十名军士加上两个药士,挤挤也能装下,就是不能在里面躺着睡了。

    清晨,随着尖利的唢呐声,军士们爬出帐篷,开始整理行装,吃点干粮,按照各自小队集结。

    打开雪地车上的油布,几个大木箱里,油光锃亮的德莱赛后装枪,被军士们拿到了手里,弹药每人六十发,腰间的牛皮弹匣装满了。

    换下来的旧火铳,装箱要拉回去,这可是能换钱的好东西。

    依旧是打一百五十步外的活动靶,寂静的草原上,雪茫茫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旷野上,铳声再次猛然响起。

    每人两发弹丸,射击左右摆动的靶子,谁打的越准,就能拥有一把长枪管的猎枪,弹丸听说都不一样,是尖头的。

    半个时辰后,爆响的铳声沉寂下来,五把猎枪也被萧夜随即分派了出去;王虎小队两把,亲卫队三把,竖在面前的靶子是做不了假的,西门百户只看靶子不看人情,谁有本事谁拿。

    大雪刚过,萧夜为何把人马来出来,一是练兵,二就是他没钱了,草原上的那些蒙古鞑子,就是他的目标。

    萧夜知道,只要自己有银钱,田黄两家的商铺,就能满足自己这段时间的需求,尤其是硫磺、铅块、铜料,硝石自己也能找到地方,但那里还是偏远了些,补给困难。

    他现在缺少的,就是银钱。在草原上做过了两次强盗的萧夜,自然知道怎么做更省力省时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