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过虑-《我的大秦生活》


    第(2/3)页

    “中大夫过虑了,那论集不看便不看罢,我如何会惩罚你。”忽然景监却是嘴角上翘,绕过书案,走到张庆身边,伸手挽起他的手,开口笑道。

    张庆显然很不是景监面色变化如此之大,有些手足无措的说道:“内史大人,我…”

    “中大夫你看…”此时的景监却是恬着脸,附在张庆耳边轻声道,“你看我俩刚才那个誓约,是不是再商量,商量…”

    宋涛在院子里转着圈,张庆进去了好一会儿了,现在都还没出来,想来与那内史讨论并不顺利,不觉心中有些烦躁。举目四望,只觉这个庭院颇为熟悉,仔细辨认了半晌,这才现这院子便是那日嬴渠梁来招贤馆时,会见士子们的露天场子。

    故地重游,宋涛脑海里不禁缓缓勾勒出秦公那副貌不惊人的模样,虽然此人颇有心计,但是从他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他有一颗求贤的心,不然也不会花如此大的气力,费尽心血招揽各国士子,还写出了那篇名垂千古的《求贤令》。当然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他并没有白费苦心,他与商鞅君臣二人同心戮力,让贫困积弱的秦国国力一跃成为战国之,也为百余年后始皇帝一统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个国君都能称为一代英主。而能为这样的君主效命,决计要比为那愈昏聩的魏侯做事要强得多,何况自己马上就有一份,哦不对,应该说是两份大礼献给他,想来他日这秦国变法,自己也必定能彪榜史册。

    想到这里,宋涛内心中的烦躁便去了几分,反倒是眉间升腾起一股得色。

    就在此时,不远处的回廊间却传来一阵喧嚣的嘈杂声,宋涛循声望去,只见十来个衣冠楚楚的士子前拥后挤的朝庭院这边走来,边走还边吵吵嚷嚷的大声说着什么,只是宋涛隔得远了些,听不清楚。不过看他们脸上,一个个都是挂着愤然之色,一副群情激奋的模样,显然是遇到了什么不公之事,只是有何事能让如此多的士子都觉得不公呢?

    宋涛本准备冷眼旁观这些人,没想到众人却径直朝庭院这边走来,甫一走进庭院,当先的那人却是指着宋涛朝身后诸人大声喊道:“就是他,就是此人私下求见中大夫,我刚才途径中大夫门外之时,将二人的谈话听个一清二楚,此人要中大夫徇私举荐他面见秦公!”

    此话一出,宋涛脸色大变,暗自嗟叹不已,瞥了眼那十数个激愤不已的士子,心中暗叫不妙。

    果然,众人快步走到前来,围成一个圈,将宋涛围在圆心当中,皆是怒目横视着他。

    朱泙漫见状,一跨步走到宋涛身前,毫不畏惧的挨个将众士子瞪了一眼,他本就是彪悍之至,一身横肉足以抵得上这里数位士子身上那点微不足道的肌肉了。再加上此时他脸色一黑,不怒自威,倒教刚才还气势汹汹的诸人有些心虚。

    宋涛暗自庆幸自己今日将朱泙漫带来了,不然面对这样的情况,只怕自己一个人还搞不定。

    此时原本守在内史屋外的甲士们见情况不对,也赶了过来,宋涛心知至少自己暂时无虞被这些士子痛殴一顿,当下将朱泙漫拉在自己身后,朝众人一拱手,开口道:“未知诸位有何见教?”

    “哼!见教不敢。”众人中一个气度不凡的红衫士子往前迈出一步,一脸怒容的看向宋涛,也不回礼,开口道,“只想请问阁下,可是奉《求贤令》入秦的士子?”

    “正是。”宋涛轻声答道。

    “那你可曾到秦国境内走访三月?”那红衫士子依旧淡淡的开口问道,不得不说他的声音很有磁性,甚至还带着一丝感染力,或许这便是他能代表这周围诸多士子的原因。

    “这个自然。”宋涛点点头,“在下遍访秦境,前日方归。”

    “他根本没有!”围着他的士子中有人出了这样一声愤怒的喊叫,“我从没有在招贤馆中见过他…”

    一阵嘤嘤嗡嗡的声响在众人中蔓延开来,红衫士子冷眼看着宋涛,显然是要他给出个合理的解释。

    “在下并未入住招贤馆,而是住在栎邑客栈中,若是各位不信,大可去到栎邑客栈询问掌柜晋括。”宋涛缓缓开口,声音不卑不亢,“想来晋掌柜能为在下作证,诸位一问便知。”

    “阁下是入秦士子便好。”诸士子议论之声暂时消停了会儿,那红衫士子冷冷一笑,轻蔑的看了眼宋涛,单掌平伸,挨个朝己方的十数人做了个手势,开口道,“我等诸人亦是入秦求仕的士子,依秦公之令,遍访秦境三月而归,各自苦心思量治秦之策,并记录在册,以备数日之后面陈国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