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义渠人-《我的大秦生活》
第(2/3)页
当这个英勇救主的男子倒在众追兵的羽箭下时,他口中所谓的少主已然来到宋涛他们的马车前。
“救…救我…”冲出重围,来到宋涛马车前的这位男子浑身是血,左手缓缓伸向朝车上的诸人,右手死死的摁住小腹的位置,不时有淙淙的殷红鲜血从指缝中渗出。说的虽是中原诸国流行的语言,然而语调却有些异样。
“嘶!”只见他胯下的骏马,悲鸣一声,重重的倒在了地上,四肢痉挛,口吐白沫,显然是力竭而倒。而那男子也被重重的摔在在地上,痛苦的呻吟了一会儿,便没有了声音,显然是晕过去了。
“泙漫,扶他上车。”此时的宋涛已然走出了车厢,眼望着伏在车下的男子,再抬头望了眼不远处用自己的生命延缓敌人追击的义士,来不及追究此人言语中的异样,他只犹豫了片刻,便扭头朝朱泙漫吩咐道。
“你疯了!”未想,身后的范性一脸急色的摁住他的肩头,急促道,“你知道他们是谁么?他们是义渠人!”
“义渠人?他们是义渠国的人?”宋涛先是一愣,旋即心中一凛,他自然是知道这义渠国的。
义渠国本是西方戎狄部落的一支,他们原居nx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及至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的商属先周部落经常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曾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活捉了义渠戎的领,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五戎之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展成为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
而义渠族真正建国是在周平王东迁之后。平王东迁,周王室的都由镐京变为了洛邑,政治中心的转变,使得周朝对西戎的控制力逐渐减弱,义渠戎便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方国。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戎、郁郅戎、朐衍戎(在今盐池)、鸟氏戎等戎狄部落,大大扩大了疆域。其国界西达西海固草原,东抵桥山,北控nx河套,南达泾水,面积约1o万平方公里。
同时在平王东迁之后,秦襄公因救助和护驾有功,平王封他为诸侯,赐地岐山,并赋予征讨西方戎、狄之全权。到了秦穆公时,任用百里奚等将相,打败了晋国,被中原诸国一直视为戎、狄的秦国声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采用从戎人那里招来的大臣由余的计策,将进攻的重点放在西方,攻伐北地义渠,而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然而这义渠国虽然被打败,却一直没有灭国。义渠国国人吸取教训,厉兵秣马,通过长时间的养精蓄锐,于公元前43o年(秦襄公十三年),倾全力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复了过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扩大了一倍有余。使得义渠国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至陇西,南达渭水。此后数十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也正因为如此,义渠国便一直是秦国在北方的大患,而且持续到了战国时代。
而今,宋涛突兀的在这秦境见到了义渠人,难免会吃惊不已,暗忖:难不成这义渠国又打来了?不过须臾便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此处毗邻河西中原之地,乃是属于秦地中的腹地,无论这义渠人如何生猛也不可能如此快的打到这里,何况看这义渠人并不多,并不像是大兵征伐的模样,那么此人出现在这里,其缘由便值得人猜详。
宋涛脑海中迅的将这些信息理了一通,目光中闪过一抹异色,朝朱泙漫点点头,坚定的说道:“泙漫,你且救他到车里。”
范性原本见宋涛沉思不语,以为他明白了自己所言,却不曾想,宋涛依旧坚持己见,要救这个来历不明的义渠人,不由得大急,拉扯着宋涛的衣袖,寒声道:“你救了他,是想要害死我们三人么!”
宋涛转过头,斜乜了眼范性,再望了眼远处循着那男子踪迹朝马车奔来的众人,淡淡的说道:“难道你以为,不救此人,他们就会放过我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