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四年-《我的大秦生活》


    第(2/3)页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赵人的先祖嬴姓、赵氏,世代辅佐殷商。然武王伐纣,诸姬并起,与殷商属于近枝的嬴姓就走向了衰落,尤其是蜚廉这一支嬴姓部落因愚忠于纣王而被周王室所厌弃,而走向衰落。然而后来这支部落出了个擅于驾车的人物名为造父,造父为周穆王御,因助周平定徐偃王之乱,封于赵城,其后以赵为氏。

    造父善于御戎,侄子大骆善于繁衍马匹。受造父之荐,周王室不计前嫌,启用罪臣恶来之后大骆,封于汧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大骆孙秦仲封大夫,秦仲之子赵其是为秦庄公,故秦赵同宗。后造父六世孙奄父救周宣王于千亩之战,其子叔带为周朝卿士,因不满周幽王的昏庸,离开周王,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渐成望族。

    春秋时期赵氏于晋文侯时迁至晋国,六世而至赵衰。赵衰曾跟随公子重耳逃亡,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赵衰于是权重位高,其后代赵盾、赵武、赵简子、赵襄子都成为股肱之臣。

    而晋国在晋出公时期公室卑弱,主要权力被智伯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卿把持。赵襄子其父赵简子,其母为一狄人婢女。前454年智伯率韩、魏二家围攻晋阳,襄子成功地坚守城池,并最终联合韩、魏二家灭智伯。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

    前456年,四卿驱逐晋出公而立晋哀公。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晋幽公继位,对赵、魏、韩已毫无权威。前4o3年(周威烈王23年,即晋烈公17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这便是三家分晋的由来。

    王诩瞥了眼赵雍,这个少年便是那赵国的公子,因为其母背后的大族在赵国内部倾轧中失势,其母害怕他为人所害,因而背着国君将赵雍送到云梦山拜入鬼谷门下,对于这个落魄公子,门内人大多有所轻慢,原因无他,虽然他身份高贵,希如今赵侯嫡出一脉,然而终究是国内权力斗争的牺牲者,如今沦落到要靠鬼谷门保护,如何让人高看。何况此时原本亲密无间的三晋同盟已然破裂,赵魏两国年年交兵,门内之人多是亲近魏国,自然对这个赵雍不甚感冒。

    不过王诩深知这少年天资聪颖,虽然年少但是因为经历坎坷的缘故,反尔比同龄人和许多年长自己的人更加的努力,所以自己才会亲自收他为徒,将平生所学尽相传授。

    而如今,王诩得知这赵肃侯最信任的莫过于其弟安平君公子成,公子成如今身为赵国国相,大凡赵侯外出征战,这朝中政务便基本都交由公子成处理,可以说公子成在赵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只要得到他的支持,眼前这落魄公子未必就没有出头之日。

    既然李悝能够长袖善舞,一手将这魏国推向问鼎天下的道路,我王诩为何又不能使如今的赵国走向一条兴盛的路呢?王诩忽然有了股豪气,只不过他也知道与李悝不同,自己现在是不可能出仕助赵的,毕竟即便自己想要学那太公望,门内的人也决计不会同意,一切只能私下里来,而这赵雍...

    王诩一时之间,已经能完全明白孙膑的意思了。

    “雍儿,你入我门下几时了?”王诩忽然开口问道。

    “我...”赵雍一怔,显然是没想到师父会有此一问,稳了稳心神,恭敬的答道,“回师父,弟子拜入鬼谷门已经快满四年了。”

    “是么?”王诩微微颔,接着道,“那这四年中,你可曾回过赵国?”

    赵雍摇了摇头,眼底一黯,低下头轻声道:“只有书信来往,雍儿并未曾回转故国。”

    “想回去么?”忽然,王诩面色一凛,直视着赵雍开口道。

    赵雍沉默了许久,不经意间接触到王诩的目光,终究还是点了点头。王诩脸上的表情一松,眉梢一挑,开口道:“或许你很快就能回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