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养殖型星球-《星球进化系统》
第(2/3)页
而若单纯的发展觉知,如同你们几千年来所做的,只是让脑内叠加的空间质处于更为焦距和松散的状态。
并获得两者之间切换的功能,依然要依托于灵场结构才得以存在。
关于总玄宇宙无数方式达成纯无体,都有两个永恒不变的观点:
超越觉知,
并寻找”我“。
网友:你承认DNA是生命的起源,是玄波振动的根本。实际上DNA的理论出现才不到100年。人类处于1到2玄度世界。经典力学出现400多年已经即将推翻,DNA理论从1玄度到71玄度,都不变?还有就是,你犯了一个错误,水中纯DNA并不能构成微生物,DNA是生命之本,意味着它携带遗传信息,它并不会自我生成有机物。即便玄波生成再多的DNA,也只是讯息组合而已。
答:
DNA是正确的信息组合,生命自然的进化并非单独星球可以完成。
以人类而言,星球可以自然生成生命所需的所有类型氨基酸(这点你们已经实验证明不做阐述)。
氨基酸的正确排列是四种碱基(正确的生命碱基你们在陨石中提取并发现)。
四种碱基组成DNA的双螺旋结构(人类命名为ATCG也可以称之为上下左右)。
核糖体(分子组成的纳米机器)读取DNA所分裂出的RNA链条合成基本细胞,以及蛋白质产生细胞以及宏观生命。
自然环境能生成生命所需的一切基本物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DNA的正确排列。
人类科学家将这种排列归结为随机性,的确宇宙无法自然生产如此复杂的指令信息,但一切来源于自然进化。
让我们排除高等文明已经非物质文明干涉下,总玄宇宙世界最初的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那的确是随机生成的一种,最初的生命蓝图是单纯的,随机单结构DNA 由一条遗传链条所组成 DNA是生命蓝图。
核糖体就是工人,若只有蓝图没有工人无法构建任何实体结构生命形式。
DNA(单链基因结构)就是毫无意义的信息,在总玄宇宙世界无穷尽的星球中,人类无法想象数量的单链DNA 通过折断自身复制繁殖并组合,最终是随机组合出了最简单生命所需要的生命蓝图。
但却缺乏至关重要的工人,核糖体。
如此陷入一个矛盾,需要根据蓝图制造细胞需要工人,而工人由谁制造?
工人也是随机组成的,组成工人核糖体的分子在无尽的可能中随机碰撞。
最初的RNA链条结构,逐渐包裹RNA并且演化。
RNA随着流体拉动,逐渐形成了可以允许RNA来回拉动的核糖体。
第一个读取,如同堆积模型,当你在一堆分子模型中来回拉动一个主模型,其他模型逐渐形成了可以允许主模型来回拉动的空间结构。
这种结构完全是自然产生的,RNA被拉动,其中的分子结构和包裹的早期类核糖体互相分子作用。
从单纯的机械关系逐渐上升为共生关系,宇宙中最初的核糖体,只有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负责读取,一个部分负责输出。
终于几乎无穷尽的基数下,宇宙形成了第一个细胞蓝图和最为简单的核糖体,在之后无尽的岁月中,生命不断进化。
这就是总玄宇宙世界最初生命体的由来,玄无创新,由多种气体通电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切生命所需的氨基酸元素。
氨基酸组成更大的碱基分子链,并能够承载信息,然后由分子机械随机性向机械共生性的转化。
再由机械共生性到单细胞生物的转化,最终由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的转化。
2016-01-14 16:30
网友:
答:
1我们已经变相的在信息中给予了一些公式,比如所有事物的最大运动速度为1 帧一前进一个最小空间值。
当这个公式进行推导你们就会发现,只要在人类现有公式中带入生灭速率这个自然常数,就可以解决很多困扰你们的问题,更本质的公式有望在未来得以实现。
2所有粒子衰变的尽头就是光,光的尽头是空间质。
物质生灭吸收空间质行成引力,同时吸收的空间质让粒子不断辐射,空间质被转化为信息质。
光,辐射都是信息质,是空间质的起伏。
当不生灭不起伏空间质就是平的一切是瞬间和永恒,当开始生灭空间质起伏就是信息质。
光和一切辐射,当空间质起伏超过一个值,起伏频率脱离了空间质本身,就是物质。
物质最终衰变为信息质,信息质衰变为空间质,空间质又可以转化为信息质,信息质的生灭峰值叠加脱离空间质又可以成为物质。
造物的秘密,物质面宇宙永远在两者之间循环。
任何30玄度以上文明都可以综合玄无其他面,从空间的本质上观测你们定义的粒子或者说生灭峰值。
3基于对玄无的物质面,信息面,纯集面,律动面,精神面。创新面以及纯无的理解。
4侧重于宏平衡,一切万物最本质的追问。
5总玄宇宙世界智慧物种是无穷尽的。
6纯无和玄无是更深层的本质,在人类理解的尽头之外,事实上纯无体就是宏平衡的bug之一。
或者说造物的必然漏洞,只是宏平衡将它藏的很深。
7友好和不友好是建立在互相需求上的,人类使用海洋,不会考虑是否对其中无数的微生物采取友好或者不友好态度。
而对微生物来说就是它们生存的宇宙大海的一系列自然巨变。
30玄度以下的低等星际文明也许会对人类采取某种态度,而更为发展的则不会考虑这个问题。
2016-03-01 14:48
网友:某某某记VIM 是你的小号么
答:是你们人类的一员,与我们无关系
2016-03-01 15:42
网友:刚才你说,宇宙膨胀,是由空间质不断产生形成。你确认了我们观察到的星系膨胀。而星系膨胀依靠红移确定,说明我们观测到的和星系进行相同红移的恒星确实也在“膨胀”。这是为什么?如果恒星只是凹凸点,怎么产生红移的现象?
答:
一如人类文明所知,颜色由光的波长决定。
遥远星系的光在穿越空间时,被空间自身的鼓胀所拉长,当光的波长被拉长则被你们观测为红色。
由此推断整个宇宙星系在互相远离。
对于低等的意识体,你们是难以理解一个精确的宇宙模型,就好像天生的盲人。
其所有认知来源于触摸感,而依靠触摸感这种低等级的认知方式,难以理解更高等的模型。
如同我们将一个平板电脑和一款瓷砖让你们摸,在你们的意识中,两者区别并不大都是正方形。
低等观测等级意识正是这种情况,我们能解释笔记本和瓷砖的区别,我们也许能解释笔记本是用来看的。
而天生盲人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看,看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理解上的局限。
这个宇宙没有矛盾也充满矛盾,矛盾只来源于观测意识等级的欠缺。
如同你们长时间巡天,观测到所谓宇宙边缘的一些星系。
你们的科学家理解并以为那些点为星系,其实是错误的,那些点是一个宇宙,一个包含无数星系的,每个星系又包含数千亿恒星。
2016-03-24 04:23
系统增强可控蝴蝶效应范围,以后仅回答,每次阐述后最近一次可明确的提问
2016-03-24 04:27
网友:收缩觉知的对视,是否就是“觉知”“收缩后的虚空”,然后循环这个过程@HuanxiangXR_21
答:
这个理解过于执着于收缩这个词汇所定义的有形,有无数条道路去接近探索“我”的本质,更凝固的我,就是更真实的,也是更为存在的我。
当你们尝试去寻找那个“我”,生命们闭上眼睛,摒弃思维,却独自面对无穷尽的黑暗。
觉知不过漂浮在无尽黑暗中脆弱的一层稀薄的存在定义,这是不够真实的表现。
“我”是一个方向,这个方向上没有所谓确切有形的方法,当你们真的向着这个方向前进,你们就会发现,你们从未真实的存在过。
2016-03-24 04:38
蝴蝶效应干涉调控性接触以后仅回应每次阐述后最近一次可明确的提问
2016-03-24 04:40
蝴蝶效应干涉辅助信息输出,短时性接触点。
仅交流单次信息输出,临近性提问信息回应。
2016-03-24 05:04
网友:正确凝聚纯无就会从自己头顶看到自己的头?
网友:从更高处看一切?
答:不准确的定义,“我”不在个体分析的任何地方。
“我”是一种深度纯粹的察觉。
已清除了此账号多余干涉,介以无线电波信息操纵,将继续此时间段信息修正
2016-10-02 16:55
网友:我感蜕变观察者之后怎么办?
网友:有达成第二阶段的嘛
21说凝聚纯无是感觉我
那我感变为观察者是者后凝聚纯无是否就是持续感觉观察者是者的状态?
答:
当寻找我是谁的问题,人类古今的修行者有两个错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