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神兵天将-《三国之骑兵天下》


    第(2/3)页

    与广阳的时候不同,这次召集的士兵有马匹者特别多,竟然达到了一万多人。细问之下方才得知,这些有马匹者不少是马贼,更多的则是乌桓人,他们都想借着黄巾起事的机会大捞一把。

    由于黄巾军在广阳抢劫的财物、粮草全部送给了杨林,程远志的人马面临地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如果不能弄到足够的粮草,他的这七万多人马即刻就会分崩离析,而弄到粮草唯一的办法就是抢劫。

    程远志把抢劫的目标定在渔阳郡城,渔阳郡是幽州仅次于涿郡的第二大郡,人口有四十三万多,北连大漠,南临渤海,是幽州较富裕的一个郡。占据渔阳郡,就等于把幽州从中间切断,使幽州一分为二,也方便以后向东、西两边展。

    渔阳太守李乐早就得到了程远志在渔阳召集兵马的消息,他一面征集各县乡勇,一面向广阳求救。求救的信件在邹靖到达广阳的第二天送到了邹靖的手中。邹靖立即命令求救的信差回复李乐,援军马上就到,务必据城坚守,同时命令杨林火增援渔阳。

    接到邹靖的命令,杨林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就命令何雄、藏戒带着一万多涿郡官兵出。那信使看到一万多官兵已经出,高兴地打马回去报信去了。

    从广阳到渔阳,按正常的行军度,起码要三天才能赶到。而这三天时间里,天知道会生什么事?

    就在何仪动身出的时候,程远志已经包围了渔阳城。攻城还没有开始,参加分赃的强盗就来了不少,大批的马贼、乌桓人都投入了程远志的队伍,使得程远志的兵马一下子增加到了七万多人。

    这些新加入的马贼、乌桓人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悍,他们常年在马背上撕杀,在大漠里出生入死,无论是战斗经验,还是武器装备,与那些参加黄巾军的农夫不可同日而语。

    仅仅用了一天,也就是程远志包围渔阳的第二天,求救的信使还被黄巾军挡在城外,没来得及把救援的消息传给李乐,渔阳城就被攻破了。

    进入渔阳城的黄巾军立即大肆抢劫,仅仅用了一夜的时间,就将渔阳城抢劫一空,渔阳太守李乐仅仅带着几百个亲兵和家丁逃离了渔阳。

    就在渔阳的边境,渔阳太守李乐碰到了领兵前来的杨林。两个人一见面,李乐竟然号啕大哭起来,杨林怎么劝也劝不住。杨林还以为李乐痛恨黄巾军,等到李乐的情绪平静下来,杨林便劝道。

    “李大人,你不要太伤心,我们马上就去消灭黄巾军,为你出一口气。”

    却不料李乐一听,却连连摆手。很明显,他并不是为了丢失了渔阳而痛哭,也不是为了黄巾军而痛哭,肯定还有更令他愤慨的事,待随行的人员走开后,他咬牙切齿地骂道。

    “黄巾军固然可恶,然而更可恨的是那些乌桓人,他们杀人放火,妇女,无恶不作。还有渔阳境内的豪门张举,勾结乌桓人,暗助黄巾军叛乱,着实可恶。他家有家丁三千人,全是骑兵,且能征善战。只要他攻击黄巾军,那黄巾军根本不可能攻入渔阳城。可是他不仅不帮助朝廷对抗黄巾军,反而暗助黄巾军粮草,使得黄巾军在三天之内就攻下了渔阳城。不灭张举,本官誓不罢休。”

    杨林早也知道乌桓人参与了渔阳叛乱,只是没有想到渔阳的豪门张举也在其中。在杨林的印象中,渔阳豪门张举好象后来还参与了张纯的叛乱,最后投靠乌桓头领丘力居,对抗大汉朝廷。

    “李大人,我可以帮你灭了乌桓人,也可以帮你灭了黄巾军,可是这渔阳豪门张举,你说他勾结黄巾军,可也没有真凭实据,又能拿他怎么样呢?”

    “统领大人,他勾结黄巾军,怎么可能落下证据?不过,他有三千骑兵而不救援渔阳,与黄巾军互不相犯,就凭这一条,他就是灭九族的谋反大罪。统领大人,你只要灭了这张举全家,他家的所有财产、土地,统统归你们幽州官军。”

    李乐也许是太气愤了,竟然向杨林提出了这么的建议。如此看来,这个张举可能把这个太守大人得罪惨了,不然的话,太守大人不会如此恨之入骨,恨不得灭了他的全家。

    “呵呵,李大人,你这不是引诱我吗?”

    “统领大人,你要是不去,就借一万骑兵与我。灭掉张举后,我给你半年的粮草。”

    怪不得民间有人常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看来这太守大人还真是灭人满门的权力和能力。现在只是黄巾军消灭了他的军队,使他只有几百人,打不过张举,如果他的人马再多一点,他真的亲自去灭张举的满门了。

    “呵呵,太守大人,我借骑兵与你,跟我自己去有什么分别?要是朝廷怪罪下来,还不是该我承担责任?与其借兵与你,还不如我自己去干。”

    “这就对了嘛。我可告诉你,张举这个豪门地主,娶有三个老婆,个个如花似玉。三个老婆一个生了一个孩子,大老婆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姨太太各生了一个儿子。你要是拿下了张举,一定在斩草除根,一个也不能放过。”

    “好的,不过太守大人,你可得给我一个令牌,我前去捉拿张举,总得有个凭证吧。”

    “行,我马上命令衙役随同你们前去,如果张举胆敢反抗,正好借机灭掉他的满门。”

    ……

    应李乐的要求灭掉张举的满门,杨林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对于这个投靠外族人残害同胞的汉奸,杨林本生就恨之入骨,就是灭他的九族,杨林也不会有丝毫的同情。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张举的情况,杨林找了几个熟悉张举家的向导,一边带着队伍连夜急行军,一边讯问有关张举家的情况,那些向导的话,却让杨林有了新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