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宋日月记》


    第(1/3)页

    明日看清了,那铁枪刃为四棱,十分壮硕,占了整个枪体的三分之一,连杆形如麦穗,却是一种少见的铁锥枪,又称麦穗枪。笔趣阁Ww  W.ΩbiqUwU.Cc

    在宋代,“锥”也可读作“锤”。

    明日方明白,岳雲使的是锥而锤,后世小说写岳雲使银锤却是错的,自己该使什么兵器呢?

    岳雲可非金兵那般容易对付,军中传闻岳雲战技绝不在岳飞、杨再兴之下,如此,明日若是拿出如意棍,尚能与之一斗,偏偏他不能使棍。

    再看这铁锥枪足有几十斤重,远普通枪,而岳雲能使双锥。

    要知道,使一对重兵器者不仅须膂力惊人,而且须天资过人,方能左右兼顾,得心应手。

    所谓“锤槊之勇不可敌”,锤乃双兵器之重,槊乃长兵器之重,岳雲的铁锥枪,兼得二者之长,自是勇不可敌。

    虽说只是演武比试,但一旦动起手来,除非故意认输,明日将无法保留,如何能让旁观的岳楚、杨再兴看不出破绽呢?

    他一面琢磨一面走到兵器架前挑兵器,短兵器先不考虑了,一寸短一寸险,重兵器刚好是短兵器的克星,一碰即断。

    长兵器尚可,一寸长一寸强,明日拿起一杆捣马突枪,又觉不妥,棍端装尖即为枪,枪若去尖即为棍,枪法棍法有许多交融之处,他不经意就会使出行者棍来。

    偃月刀呢,他使弯刀尚可,这类长刀可不行……

    这边厢,明日一面挑挑这件兵器,一面换换那件兵器。

    那边厢,杨再兴已令兵士们停止操练围圈候观,正跟新加入的圣军战士讲说:“我岳家军自大帅而下,大都使枪,为甚么用枪为主,只因两军对阵最可用就是枪,两马交锋,最有效就是长枪冲刺。那鞑子善使长矛、标枪,枪杆或用坚铁或用硬木,枪体沉重,全靠膂力。我们宋人体质天生不比北人,同样用枪,怎么打,于是大帅教习‘河朔大枪’。大帅师傅周同乃内家高手、陈广为枪法名家,大帅将两者融会贯通,用于枪法。河朔大枪用枪讲究,枪杆必有韧性,或用白蜡杆,或用铁筋。大帅又自成一家,以枪为拳,名曰心意,授教将士,以心行意,力于枪,这枪就活了。为甚么活了,鞑子枪杆太硬,一硬就死,只能直刺,河朔大枪随心运巧,使的好便枪似游龙,戳、挑、撩、滑、抽、打、劈、砸皆可,跟鞑子马战便不吃亏。这‘河朔大枪’,军中便叫‘岳家枪’。这‘心意拳’,军中便叫‘岳家拳’……”

    明日不由分心去听,却听一声轻咳,岳楚正饶有兴趣地看过来,他同时心生感应,另一双温柔的眼睛也在士兵群中盯着自己,是扮作小校的楚月。

    他不敢回视,已有了计较,大步走向武台旁一列执长锤的小校,要了一柄。

    这长锤,又称“檛”或“骨朵”,锤头并不大,锤杆长若枪杆,乃是大宋校场行军礼的一种仪仗。

    当统帅视事时,众将执檛行谒拜之礼,很少当真正的兵器使的,却被他挑作了出奇制胜的武器。

    见此,杨再兴、岳雲、岳楚皆露出赞许之色,对付铁锥枪,这长骨朵确实有克制之效。

    “咚咚咚……”校场中间已空出来,明日与岳雲披挂上马,杨再兴亲自擂鼓助威,众兵士们齐齐呐喊起来。

    “老红,俺来也!”银盔银甲分外俊朗的岳雲一夹胯下白马,横起一对铁枪,冲了过来。

    旌旗如刀,烈日如冰,明日在远远的这头,已经感受到冲激而来的强大战气,日月诀瞬间运转至极限,阴阳二气几欲冲体而出。

    好小子,果然是一个绝顶战将!

    明日抛开杂念,真气充沛全身筋脉,力贯双臂,举着长锤迎上去,打定主意,不使任何招数,借助马的冲击力,直接和岳雲硬碰硬!

    他这是将长骨朵当作西方中世纪骑士冲锋用的一次性巨矛来使了。

    黑甲黑骑的明日与白甲白骑的岳雲,各自以排山倒海之势冲来,在校场中央完成了惊天动地的撞击,只听“轰”一声……

    两马相交,都使重兵器硬碰硬,就看谁把兵器运出度来,手得空握着,以防反震,借马力,靠臂力加腰力,还要运足真气。

    雷霆万钧之势一触即,一震手就会出现空门,战技高下之分,以此见出分晓。

    明日和岳雲心意相通,俱想震开对方兵器,再拨对方下马。

    哪知一震之下,各自空门未现,明日的锤头飞了出去,“轰”一声砸到一圈兵士的脚下,砸出一个大坑,毕竟不是正规兵器,不经用,真成了一次性巨矛了。

    那处兵士吓得齐齐后退,一个个直吐舌头,乖乖,这么大力,砸着人不完了!

    四面早已喝彩起来,杨再兴将鼓擂得更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