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大宋日月记》


    第(2/3)页

    两种气质混合,足以令人望而生畏,犹见虎狼。

    还有一层原因,《水浒传》中的那些衙内,都生在北宋最昌盛的时期,距今不过十几年,他们的父辈如高俅、蔡京之流,位高权重,根深蒂固,无人敢动,是以纨绔子弟才敢欺男霸女、横行无忌。

    而靖康之难前,在金人的步步紧逼下,大宋民间的怒火直指这些误国权臣,被称为六贼的蔡京、梁师成、李彦、朱勔、王黼、童贯纷纷倒台,难逃一死,北宋旧有的权利体系自此土崩瓦解。

    那些权贵子弟再无昔日的风光,更被金人吓破了胆,侥幸活下来逃到江南的,早就学会了夹起尾巴做人。

    而偏安的南宋******尚不稳定,朝中大臣动辄上下,如履薄冰,门下子弟又怎敢作奸犯科?

    至于江南本地的浮浪子弟,本就被压一头,又怎敢与官斗?

    所谓盛世出纨绔,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明日的一腔护花之心,落在了空处。

    能不与人生冲突,自然是好事,他带着王氏随波逐流,纵赏关扑,过了一把与民同乐的瘾。

    “这不是会之兄吗?”冷不防对面传来了一个惊喜的声音。

    明日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长脸善目的儒雅文士,从密集的人群中费力地挤过来,满额是汗,也不管身后有人,屁股一撅,一揖到底,唱了一个肥喏。

    此人是谁?明日拼命将这张脸儿跟脑海中的人名对号入座,幸亏王氏在侧,先叫了出来:“范同官人也来赶会吗?”

    明日顿时记起这个“饭桶”是谁,忙还揖一礼:“原来是择善兄,恁巧!”

    此人跟“秦桧”关系匪浅,有三同之谊,即同乡、同窗兼同榜,大号范同,表字择善,是个势利眼,喜钻营。

    明日初至越州,曾和王氏去拜访他,却吃个闭门羹。

    等到明日跟富直柔会谒之后,第一个来秦府拜访的人也是范同,不得不承认,这厮的政治嗅觉很灵敏,最先看出了风向。

    王氏可不是宽容大度的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教他也吃个闭门羹。

    及至明日当了尚书,各种拜帖纷至沓来,范同又厚着脸皮来了,王氏以明日公事繁忙,一概推脱不见。

    不曾想,彼此竟在关扑大会上碰见了。

    其实并非巧遇,范同花了不少银子,才从翁顺嘴里挖到这个信息,专程寻来,********要抱上三同之谊的大粗腿,方不负其字,择善而从。

    “嫂夫人安好,多年未见,竟是青春依旧,容颜更甚往昔,实在令人惊羡……”范同大拍王氏马屁,多年故交,自然知道秦桧是惧内之人。

    “范官人说笑了,你也不显沧桑么。”王氏掩嘴娇笑,很是开心。

    耳际嘈杂,彼此要大声说话才行。

    人潮涌动,身不由己,也不是寒暄之地。

    范同抓紧时间道:“会之兄,你陷虏地已久,此番荣归,我等同窗好友,以及一榜同年,商议好了,要为你接风洗尘,你看何日为好?”

    他陪着笑脸,躬着身子,眼巴巴地看着明日和王氏,唯恐被拒绝。

    伸手不打笑脸人,王氏拿了主意:“那就定在元旦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