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归来-《大宋日月记》


    第(2/3)页

    这份挞懒提供的大礼,更令明日在庙堂之上的第一次亮相中,就站稳了脚跟。

    不知是王氏的填鸭式补课起了作用,还是逐渐适应了大宋官场的气氛,在后世一介白丁的明日,政治嗅觉也变得灵敏了,竟然嗅出了挞懒对大金怀有异心的味道,对那日偷听到的“莫须有”阴谋有了一丝猜想。

    明日言罢归班,赵构再次龙颜大悦:“众卿家,秦卿南归,乃天赐我朝良臣,当予以何任?”

    范宗尹怎可放过这个顺水人情,上前奏曰:“礼部尚书有缺!”

    富直柔尽职尽责,明知圣意已决,依旧出班反对:“陛下,臣以为不可!秦公南归事宜尚待察议,俟察明之后委任不迟。”

    明日心中佩服,不知该恨还是该敬这位诤言直谏的富中丞。

    同知枢密院事李回与范宗尹同一阵线,附和启奏:“陛下,秦公存忠帝室,天下共闻,身在胡地,如苏武守节,今冒死南归,反遭如此猜忌,岂不教世人寒心……”

    又有大臣走出,加入辩论的行列,或曰其疑、或辩其忠,朝会成了辩论会,无论哪朝哪代,皆是如此。

    看着群臣嘈嘈不绝,赵构眉头暗皱,此时他年纪尚轻,掌控朝廷的能力不足,愈体会到缺乏一位忠实执行朕意的孤臣,而秦桧的适时归来,正是时也势也。

    一直隔岸观火的明日,感觉到赵构的眼神已瞟了他几次,心知是时候表态了,“秦桧”可不是官场上的逃兵,而是政坛的斗士,一路踩着对手的肩膀往上爬,绝非优柔寡断之辈!

    他的思维跳出历史,仿佛看到了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未来。

    “臣有话说!”明日斗志昂扬,一步迈出班列,一个脱胎换骨的秦桧就此诞生……

    “生了!”一个接生婆欢喜地宣布,“夫人生个男娃!”

    江中的一条大船上,响起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嘹啼,满船的妇孺老幼皆露出笑脸。

    大船的前后浮满各式各样的大小船只,满载的南去,空载的北回,穿梭不停,蔽江遮日。

    长江北岸,无数的大宋兵士整齐有序地上船,远处的喊杀声不绝于耳,此情此景,若给二十一世纪的人看到,定会联想起另一场著名的战役——二次大战时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退朝!”当殿内侍宣布。

    “喏——”满朝文武躬身一拜,齐声唱喏。

    古代唱喏,用于见面和离开时,或是听令时,须配合行礼,未必非要喊出“喏”字,说其他话也可,如同后世的握手寒暄和挥手告别。

    时至中午,赵构退至后殿用膳,下午不朝,只在后殿阅批公事,称“后殿再坐”。

    文武两列,笔直身立,等本班之先行,随之依次迤俪而退,称“卷班”,下午各回官衙办公。

    百官廊食——朝廷午餐时,范宗尹毫不避嫌地唤明日过来,低声相告:“会之,圣上对你方才答辩十分满意,拜礼部尚书既定矣,助你南归之人各有封赏,这是草目。”

    明日喏喏致谢,虽然早有预知,但看到那升官的名目还是满心窃喜,这甫一登场就得个从二品的礼部尚书。

    那救了秦桧一家的酸生王安道跟着沾光,赐同进士出身,补迪功郎,寻并改京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