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长地久-《大宋日月记》
第(2/3)页
“好!好!好!”挞懒仰天狂笑,一连叫了三个“好”字,豹眼收缩,“明日,某家等着你!虽然,这一天永远不可能到来!”
完颜楚月唯恐父亲再动杀机,又把小刀刺深几分,胸口鲜血喷涌,瞪着情郎,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走啊——”
他幡然醒悟,赶紧依从上马,好让心上人得到最快的治疗。
他哪里想到,自己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引了一系列后果,所谓蝴蝶效应,概莫如是。
完颜楚月用最后的力气在她最心爱的坐骑——小飞屁股上戳了一刀,白马痛极嘶鸣,扬蹄穿过那条火把通道,风驰而去。
“楚月,有一天,我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出现在你的面前,迎娶你成为我的妻……”他心中默念着,大颗大颗的眼泪夺目而出,连珠儿般遗落在马蹄扬起的雪尘中。
他在如飞的白马上恋恋回头,身后只剩下一条长长的火龙横在暗淡的夜里,但完颜楚月那苍白的笑脸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直到天长地久……
一抹金灿灿的晨曦,斜照在一条长街的青石路上,驱散了两边屋檐下的寒夜阴影。
一群早起的麻雀儿,踩着房顶的一道道瓦沟,叽喳欢叫着寻食。
鸡鸣犬吠之声不绝,街上行人渐多,开始了新一天的蓬勃生机。
这是位于江北的一座无名小镇,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尚未受到战火的荼毒,呈现一派难得的祥和景象。
唯有小镇前后的路口,围上了栅栏,拉起了绊马绳,有握弓执枪的乡兵,警惕地盘查一群逃难的流民,才透出一丝乱世的气息。
乡兵不属于大宋正规军,也不同于打游击的抗金武装红巾军,而是本乡本土的民兵,对他们而言,保家就是卫国。
在金军南下、官军望风而逃的危难关头,大江南北的宋人纷纷组织乡兵自保,临近乡镇互相为援,即便是金军亦不敢小觑。
于是,拥有乡兵的乡镇,常成为流民躲避兵灾的庇护所。
这群流民男女老少皆有,或背行李,或牵骡拉驴,风尘仆仆,相当狼狈,有的人甚至带着伤,可见一路的艰险。
他们用不同的口音,回答着乡兵的盘问,来自大江南北的消息,也通过这个渠道,汇集到这座小镇中。
在料峭的春寒中,一个肩挑扁筐的零食小贩,嘴里哈着热气,沿着长街,一路走来一路喊:“鹌鹑馉饳儿,卖鹌鹑馉饳儿……”
前后两个摇晃的扁筐里,盛满了状若鹌鹑的油炸面点,亮黄黄地冒着热气,飘香迩来。
路边的墙根下,靠着一个晒太阳的流民,衣衫褴褛,头戴一顶毡笠,露出的下巴长满胡茬,很是潦倒,倒是边上的一匹白马,虽也疲惫不堪,却难掩神骏。
流民瞅着扁筐里看起来很好吃的面点,喉头明显地蠕动一下,一只手伸进肩上看不出本色的包裹中,打算掏钱买来尝尝,却又停了下来,似乎囊中羞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