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剑胆琴心》


    第(2/3)页

    除了原来的四名成员外,又多了一个络腮胡子----也就是张志军从一组暂借过来的罗汉。

    张志军走上前,紧紧握住络腮胡的双手:“兄弟,这次又得辛苦你了。”

    “张组这说的象兄弟说话吗?我们稽查局不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有啥子辛苦不辛苦哟!”络腮胡真情流露,拉着张志军的手却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有你这句话就好。罗汉同志我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徐局同意并案,但给了我们破案的期限,一个月!所以我又把咱们的罗汉兄弟请回来了。大家欢迎!”

    掌声四起。陈大有并走过来与罗汉激情相拥。

    “大有,厂家来过了没有?”

    “一上班就电话通知了,他们的一个经理可能还在路上。”

    “刘勇,笔录补录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新现?”

    “报告张组。通过几个目击者的证词分析,与张组分析的完全一致,犯罪嫌疑人基本都是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应该不是本地人,听口音都带些仙沔地方口音,这说明当初确定是同一伙人作案的看法方向是对的。而且年龄都在4o岁以内,符合流动作案条件。由于嫌疑人每次作案时间都是在黄昏或者晚上,给相对人辨别造成困难,所以无法确认是否为惯犯。”刘勇,也就是那个眼镜男很是认真地回答。

    张志军点了点头:“不错,只要确定了是一个团伙就好了,我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对了,马小晶,你看了半天白板,看出什么名堂了?”

    刚从白板上收回目光的那名女科员就是马小晶,刚从中医大学毕业考进药监局分配到稽查四组尚不足一年,也是稽查局这个雄性世界里三名女性之一。当初招考时其实没有要将她分配到稽查局的意愿。只是她一再主动请缨,不愿坐办公室,加之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局里考虑到其药学本科专业对药品案件稽查可能帮助较大,就应她所求分配到了四组。刚来时也只是偶尔出出警,一般都在家做做文书之类。这女孩极有热情,办事认真,也善于动脑,加之胆大心细,有几件案子硬是从文书笔录中找出蛛丝马迹,使得四组结案率大为提升。后来,出警时大家也就没有认为她是个女同志就格外照顾了。而她呢,也只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稽查员冲锋在前。

    “张组,我现在有个大胆的设想。刚才我仔细地看了一下三个药店方位图,对照了一下该区域情况,我觉得这伙人肯定正在策划新的调包计划,而且范围还是在那个区?”马小晶不紧不慢地说。

    “怎么讲?”张志军一时很感兴趣。

    “张组你说过,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是一个团伙在作案,而且这个团伙是很有组织的,留下的破绽极少。那么,这个谨慎的团伙为什么会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作案?他们就不怕别人现?冒这么大的风险你认为值得吗?”

    “那你刚才还说他们还会在同一个地方再调包?”刘勇有些疑惑不解。

    “别急,听我慢慢说。之所以这伙人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我想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手头上的货确实过多,必须赶在年前处理干净,或者说能处理的尽量处理;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落脚点就在附近,方便他们调包及逃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