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古都南京几度秋-《古色传奇》
第(1/3)页
常听人说:从北京到南京。笔趣阁Ww W.ΩbiqUwU.Cc
年近古稀的老朽,今年真正的从北京到南京,体验那许久让人梦寐以求的旅游感觉。
老朽人生第一次攀登阅江楼。
阅江楼坐落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巅,濒临长江。狮子山原名卢龙山,高七十八米,周长二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六朝古都南京的江防要塞,有“狮岭雄观”之美誉,在清代列入金陵四十八景。阅江楼历史渊源流长,文化底蕴深厚。
老朽一台又一台的登上七十八米之高的阅江楼以后,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脱下外套,里面的白衬衣全湿透了。
阅江楼巍峨壮观、气势磅礴。
阅江楼滨江而居,是观赏大江风光的最佳之处。长江自芜湖由南向北到南京下关后,转向东流,其转折点恰好使阅江楼能两面观赏长江风光。
老朽站在阅江楼上,放眼远望,浩瀚的大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而望金陵全景尽收眼底。
午餐后,休息片刻,接着游夫子庙。夫子庙即孔庙,原来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庙始建于宋,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夫子庙以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一百一十米,高二十米,是全国照壁之最。自古以来,夫子庙仿佛秦淮皇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这里人文荟萃,商贾云集,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誉。范蠡、周瑜、王导、谢安、李白、杜牧、吴敬梓等数百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在这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写下了千古传诵的篇章。
想惜日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
看今朝秦淮河上“十里秦淮游船渡,江南水乡百姓游。”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旧时王谢子弟喜穿黑色衣服,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从此乌衣巷便名扬中外,游人不绝。
驱车赶到雨花台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怀着沉重的心情,抱着缅怀革命先烈的思绪游雨花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