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回魂夜-《道士轶事》


    第(2/3)页

    “那就有劳了哟,张道长。”

    我是说这刘队长不肯进屋来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按照我们的习俗是这样的,女婿也是重孝,在办丧事期间是不能进别人家屋的,叫人呀借东西呀都只有在屋外等着。

    刘队长岳母家住在河村,一条小河从村子过,村子一面靠山,三面则傍着小河,风景也算不错了。刘夫人在家是排行老二,上面一个姐姐,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听村里人讲,当年老王为了生个儿子,是接连生了前面四个丫头,还好第四个生的是儿子,如果不是的话不知道还会生多少个。

    刘队长的岳父姓王,今年有八十六岁了,岳母姓邬,今年刚好是迈八十四的坎,结果就没有迈得过去,眼看着过几天的生日了,结果这就去了,不过也算是高寿了,这种也是喜丧。

    这本来也是平常的道场,我也就按常例进行着。

    儿女也孝顺,一口上等的柏林棺材,扎纸等是一并齐全,钱纸更是一捆捆的给烧下去;而待客在当地来看了也算是好的了,别人家办红白喜事也就杀一头来办,他家则杀猪称鱼的,桌上算是大鱼大肉了,看来在当地也算是大户人家了,不过有刘队长这么一个人物在,就算是再差也有三分。

    本来我是看好了上山的日子,但刘队长他们觉得道场的时间短了,要求我重新看,能不能把道场做个五天,得,我就按他们的要求办吧,重新一看日子也还算不错。

    五天的道场一过,就把人给送上山安埋了,刚好加上老人走的那天,送上山的第二天就得烧头七,也就是回魂夜了,平常我们是不得处理回魂夜的事,但这刚好碰巧,遇上了就处理一下吧。

    回魂夜,就是人走后,到了阴间可能有些事放不下,或者是带着在那边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回来看看,这不,就由阴差押送着回来了,都是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的了,其实有什么事也都忘记了,也就成了阴间的一个过程了。

    但阳间的不能简单处理呀,正因为是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的,万一这回来的人找不到自家的路,去了别人家里,这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事,还有带来的一帮朋友得摆酒席招呼吧,阴差得打点吧。

    我们吃完晚饭后,就吩咐他们做好酒菜,子时前摆放在桌子上,然后所有的生人离开,不留一个在屋里。

    等到了子时,我就让刘队长打个一个白色灯笼,先去村里的路口烧了一堆钱纸,这是给阴差的福利。

    然后就提着灯笼等着,村里是知道今天的事,所以家家户户都是房门紧闭,灯是一个不亮,小孩更是被大人早就轰进了被窝,狗也是拴得死死的。

    整个村里是一片安静,黑漆漆的夜里,除了刘队长手中的灯笼光外,恐怕就只有刘队长丈母娘灵位前亮着的两根蜡烛了。

    忽然,我手中拿着的香猛地一亮,我知道,已经来了,然后就转过身,口里念念有词的带着身后抖的刘队长,往他老丈人家走去。

    然而在距离刘队长老丈人家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却听见了轻微的哭泣声,心想这恐怕要坏事哟,这个时候怎么还能呆在灵堂里呢。

    但我又不敢开口喊,我万一开口一喊,把阴差给心动了,跑到别人屋里去了的话,这就出大麻烦了。

    只得加快脚步往前走,想抢先一步进屋提醒在灵堂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