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英明决策-《军旗下的誓言》


    第(2/3)页

    团长也讲道:“同志们!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大巴山上很冷,要在山上过夜,大家尽量穿暖和点。我们一定要翻过大巴山,后勤同志搞了一点辣椒,在最冷的时候咬它一口辣出汗来,或许要好受一点。”

    部队开始准备爬雪山的干粮,红十师后勤部的人把干粮分到三十团时已经不够了。原来是师里新接收了一批自愿参军的青年,没有及时给后勤部沟通。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的干粮已下去了,三十团还没有领,算下来有一个连领不到干粮,师里现干粮不够赶紧去想办法。

    好不容易弄到一些玉米棒数量却有限,这个连三天的干粮每人就是六根玉米棒子,一天两根。本来每人能领四斤干粮,这下惨了,谁领到玉米棒子谁就挨饿。团后勤干部急得直挠头。

    吴指导员带九班赶来领干粮,后勤干部正说这事,“来了一批新入伍战士,干粮不够分了,还是依靠地方党组织动群众才临时凑到这些玉米棒子,有一个连要吃点亏,不好办哪!”

    指导员当既表态道:“把玉米棒给我们吧,咱们连都是小战士,吃得少,把干粮省给其它连队吧!”在红军困难时期,互相谦让的指战员比比皆是。

    “那哪行啊?他们虽说还小,但正是吃长饭的时侯啊!”后勤干部摇摇头不同意。

    指导员把九班小战士拉到一边,“团里有困难,有个连只能领玉米棒,每天只能吃到两根。我们要扬红军的光荣传统,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后勤干部不同意这样做,要是你们愿意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他信任地望着大家。

    经过一番商议,小战士出面了。炎林递上一张条子,上面写道:“批准给学兵连玉米棒!”条子后面落了名,只是名字写得很撩草,看不清是谁的签名。

    “这是谁批的条?”粮干部奇怪的问道。

    “长批的!”

    “哪个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