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确定目标-《黑蔷薇传奇》
第(2/3)页
第三个区迪克森是位于北冰洋的军用港口,不对外国人开放,这个地区常年冰雪覆盖,也不适合人类活动,因此也被排除了。
最后一个是诺里尔斯克,属于镍工业城市,从2oo1年开始,不再对外国人开放。这个地区是最不适合建立避难所的,虽然纬度和挪威的特罗姆瑟相当,但却没有特罗姆瑟那么暖和,而且由于靠近镍工业区导致粉尘污染极其严重。特罗姆瑟由于墨西哥湾流的影响而比同纬度地区温暖,而诺里尔斯克每年的降雪天数却达到了27o多天,平均温度只有零下1o摄氏度。
北纬69度是个很奇特的纬度,在这里可以看到传说中的极光,而有些城市甚至每年有2oo多天可以看到这种奇妙的现象。但诺里尔斯克却很少能看到极光,除了暴风雪天气之外,大部分时候镍粉尘会导致严重的雾霾,所以该地区的平均寿命低于俄罗斯平均水平。
4个选项全部被否决,分析工作在这里进入了死胡同。
罗丝最是心直口快,她直接就开始质疑这份资料的准确性,但说的还算婉转:“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我们分析了这么久,结果4个没有一个合适的。”
李承志默不出声,安娜也一筹莫展,她只能保证资料的可靠性,但不能保证一点错误都没有。幸好李承志提出了一个假设,他说:“材料里提到是保密行政区的边缘,但保密行政区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是不是有可能在挨着保密行政区的城市呢?”
这样空对空的分析也不是事,安娜把她弄来的地图打开,这份精确到1:1ooo米的军用级地图清楚的展现了诺里尔斯克附近的地形地貌,其中还包括距离市区2o多公里的机场以及河对岸的塔尔纳赫市。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在诺里尔斯克市区到机场的中段有一处民居聚集区,是沿着冲积平原的淤积区建造的,面积并不是很大,但附近并没有什么可疑的大型建筑物。在这样的地区,大范围的建造地下建筑是不太可能的,地面冻的像铁块,挖的太深太广很不划算,而且不能避人耳目。
在分析地图的同时,安娜给手下打了电话要他们把诺里尔斯克有关的照片送过来,这些照片有助于帮助他们直观的了解那个地区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事实上,和照片一起送来的还有一份说明,这份说明解释了这些高清照片的来历。
说明里先介绍了诺里尔斯克的情况,诺里尔斯克有17万人口,平均气温零下1o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5度。这个城市每年有两个月是极夜,见不到任何阳光。这个矿业城市的冶金工厂都是在2o世纪2o至3o年代由临近的古拉格集中营的犯人建造的,目前仍有6o???业生产中使用,包括采矿、熔炼、冶金等等。诺里尔斯克是世界上最大的镍铜钯储存地,世界上将近一半的钯都是在这里开采的。正因为如此,诺里尔斯克也是全球第七重度污染城市。
照片的拍摄者叫做艾莲娜·契仁索娃,她拍摄这些照片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类能适应的极端气候、环境灾难以及与世隔绝的情况。诺里尔斯克的生存条件尤其特殊,当然也就让这里的居民成为这项研究的不二人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