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四大名砚-《单身房东俏房客》
第(2/3)页
高进知道这苏老五是个深藏不露的蛟龙,他还真想不到这样一个大人物会开一个小酒吧,还对龙须糖几千块保证金有兴趣。
“五叔客气了,小时候跟爷爷写过毛笔字,他常和我念叨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听得多了,也就知道一星半点儿。”高进微微笑着解释。
“是么,那你说说我这几方砚台如何,我大老粗一个,却喜欢附庸风雅,花了不少钱买这玩意,却一知半解,高小兄一定要好好说说,让我了解一下,免得再有朋友来问我,我一问三不知,汗颜无地。”苏武兴致盎然的拉着高进的手走到书桌前,做出洗耳恭听的样子。
高进没办法,本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指着那方宋朝端石砚道:“这是端砚,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等特点,且不损毫,宜墨,因此,自唐代问世以来,端砚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其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国石砚之,长盛不衰。”
顿了一下又道:“我国有四大名砚,分别是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端砚已经说过,歙砚又名龙尾砚,出自龙尾山溪涧中,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也是不可多得的名砚,洮砚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最为贵重,一般年代久远的更为贵重,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另外较为昂贵的一种是松花石砚,在清朝被御封为宫廷专用品,乾隆皇帝就有己方松花砚,十分珍贵。”
苏武听得目不转睛,小学生一般认真。
高进又讲解了其中两方认识的砚台,最后指着最后一方砚道:“这方砚台就恕在下无知了,其质如玉,其色温润,细滑之极,不过看起来非石非玉,好像是炼制的一样,但又保存着石的天然灵气,真是令人费解。”
“哈哈哈哈哈,”苏武忽然畅快的大笑起来:“高贤侄果然好眼光,这方砚是我最喜欢的,它是我的侄女亲手炼制而成的,工艺可不输给澄泥砚的炼制啊。”
“哦?五叔的侄女竟然这么厉害,简直就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的手笔啊。”高进难以置信的说。
“呵呵,苏家上下几十口修了几辈子慈悲才修来一个苏璎珞,当然无与伦比,她可是比你想的更无所不能。”苏武笑得有点儿暧昧,高进搞不懂这老家伙对他挤眉弄眼的搞什么,莫非丫是一老玻璃,看上咱这张俊秀的小脸蛋了?
高进有些糊涂,也有些自威,对苏老头嘴里的苏璎珞后知后觉,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
苏武见高进没有吃惊,也没有恍然,说了一声‘人才’便拿起那方砚认真的研究起来。
好小子,果然与众不同,听了女神之名都面不改色,他不甘心啊,璎珞虽不至于比那些红遍大江南北的明星人人耳熟能详,但稍微不是宅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圈子里混过的哪能没有听过上海女神的名号呢?
“高小兄对**有什么看法?”苏武看了一眼屏风后面的屋子,问了这么一个让人蛋疼的问题,身后扑克脸听得那叫一个郁闷啊,五爷也太着痕迹了吧?二小姐那是天仙一样的人物,这小子给她斟茶倒水都不配!
“啊?!”高进也有些懵,这位苏五叔一看就是叱咤风云,只手遮天的牛人,穿着这么老派无华,怎么连**这么潮的词都知道,还突然问这个,难道真想和我玩一把背背山?
“不支持也不反对,怎么,五叔想要冲破禁忌伦常赶一回时髦,可惜小侄对**无爱,也不认识有这方面爱好的人才,否则可以给五叔客串一回月老。”高进小心翼翼的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