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侍中-《驱鬼王妃周小楠》
第(2/3)页
当然,由这一小小的细节便可以窥见姐姐周殷的手段了。
然而咸福宫的风水似乎不太好。谢柔妃刚搬进去,长春宫宫女英英不小心走到咸福宫。据说偷吃了柔妃娘娘送子观音前的供果。柔妃娘娘便回了太后,绞了头,撵出去做了姑子。
没过多久,又传来她的贴身宫女悯月病得要死的消息。谢柔妃连夜来启祥宫要了对牌,请了太医看病,还惊动了太后。
周雅楠自然觉得谢柔妃可能是日子过得太清闲,纯属没事找事。而那天谢柔妃夜闯启祥宫,却是一声不吭便在宫门前跪下了。要不是娄望舒说她做人的时候,从来没有好好逛过故宫,便夜夜在宫里各处闲逛,刚好看见一个人在周雅楠宫前跪着,便在梦里告诉了周雅楠,启祥宫上下恐怕不知道谢柔妃跪了小半个时辰。
谢柔妃确实是好算计。她只消再跪半个时辰,上早朝的凌恒便会乘八人亮轿经过这里。届时,周雅楠便会一战成名。
宫人生病,若不知道也倒罢了;谢柔妃这样兴师动众,无论周雅楠置之不理是不是有意的,六宫众人、百官,甚至是朝野百姓都会觉得周侍中不仁。
相比之下,谢柔妃同情、爱护宫人的形象是多么高大!周雅楠从此便失了民心。朝中百官会不会反对将周雅楠封为皇后倒在其次;那些奴才服侍周雅楠的时候,便肯定不会尽心尽力了。
另外,若凌恒看到谢柔妃着月白素衣,披头散,瑟瑟抖,又听说她已经“跪了一夜”会怎么样?肯定心疼,肯定安慰,连早朝也不用上了。恐怕他往后一想到周雅楠,便觉得她又在想法子虐待他的庶子庶妃。
周雅楠起来,只一想,便把前因后果想明白了。却也有了三分火气。她叫人去请院使孙大人来。
院使孙作化大人早已是耳顺之年,是太医院吉祥物式的人物:太医不是他的徒弟就是他的徒孙,平时也就给太后或凌恒请一请平安脉。无论太后还是凌恒都对他十分客气:这是因为当年太后被凌裕算计滑胎后,全靠孙作化替她调理身子,终于在两年后生下白白胖胖的凌恒。
孙作化高兴的时候,便乘一辆绿呢车围的四尺长辕车进太医院,勉励各位太医们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他不高兴的时候,便拉倒,上金鱼池看鱼。
这金鱼池原是前朝的“鱼藻池”。相传当年池上宫殿,画栋飞檐,也是内苑禁地,如今早已颓废。池子划成碎块,叠土为塘,卖与当地居民,用来养殖金鱼。什么狮子头、蝶尾、琉金、黑兰寿红……数不清的名目,看不尽的花样。
众人不知的是,孙作化年轻的时候还喜欢偷瞄小姑娘。可惜他的娘子好生泼辣,时常骂骂咧咧:“双连牌位,我是不愿意坐的。”不许他吃酒纳妾,同丫头顽耍。如今却也渐渐想开了,抬了一房小妾,名唤眠月,年方二八,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院使大人自然是极欢喜的。
孙作化被宫里戴缨帽的差役叫起来的时候,正歇在小眠月房里。(孙作化的娘子依然饮醋,每月只许孙作化两日去眠月处)孙作化便大惊,以为是太后或者凌恒出了什么事,便匆匆忙忙地更衣进宫。
当他现如此折腾,只是为了让他给一个妃子的宫女看病的时候,怒极。
宫女自有医女来瞧。本来,医女被张文绣勒令不许去给悯月看病。谢柔妃闹那么一出,也只是想请个小小的太医,显出自己体恤宫人,又涨了自己的脸面。
谁料到周雅楠居然把太医院的吉祥物请来了。
宫人只会念周雅楠的好处。而摊到她头上,就变成她不明事理,恃宠而骄,把年迈的孙院使往死里作践。
当时,谢柔妃还没有意识到得罪孙作化的严重后果。
孙作化写完药方,便将一支彩漆缠枝莲纹紫毫笔重重掷下。谢柔妃封了一个红包,里面装”麻姑拜寿”,“彭祖烧香”,福禄寿喜财等样子的几个金锞子,堆着笑,亲自送到孙作化手上:“有劳孙大人。”
孙作化后退一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