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现代化军事建设-《北洋枭雄》


    第(2/3)页

    尽管陈光远、孟恩远、曹锟这些人在后世都是大名鼎鼎的军阀、名将之流,但说实话他们的现代化军事素质相当一般,你让他们带领个把师打仗问题不大,但是你让他们承担整个军队的建设,肩负起全军的战略指挥,以及最为重要的就是专研并开各种新式战术,那就真难为他们了。

    这些工作之前一直都是赵东云一肩挑,其他人真搞不来这个,后来杨德明回国后,加上方壁永也勤奋好学,这才分担了部分赵东云在这方面的工作。

    现有人才库没有,靠时间沉淀也不可行,那么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直接获得经历过高级军事院校培养的人才,比如说日本6大、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这些高端院校的毕业生,这些军事院校毕业的人才先不说会不会成为名将,赵东云也没指望他们有几个是名将,但是人家在校几年所学的东西就不是那些6士生所能比较的。

    你6士生学的是什么?连排级的战术,教你如何列队,怎么冲锋攻克敌人的机枪堡垒。而6大生学的是什么?国防经济、战略指挥、前沿军事理论这些东西,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都没比。

    当代国内南北方甭管高级还是低级军官都拉出来,赵东云保证除了他手底下的杨德明、李想他们外,没一个人说的出国防经济到底是什么玩意,除了这些年上过自己进修班的那些人外,9o%以上的国内军官连弹性防御理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至少5o%以上的军官连如何布置机枪交叉防御都不懂,而日俄战争后刚冒头,为了如何应对战壕战术而展的渗透战术估计都没几个人听过这个词汇。

    当代的中**队,就是由一群文盲和一群只懂得连排级战术的低级军官所构成的!

    恩,这说的中**队也包括赵东云手底下的奉军,尽管奉军的大炮和机枪比国内其他军阀多一些,但彼此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距离赵东云心目中的现代化军队还差十万八千里呢,而要改善这种情况,靠所谓的历史名将之类是不靠谱的,靠信仰、党派之类的更不靠谱,得有真正的现代化高端军事人才来搞,这才有可能办成。

    当代中国里有几个人受过高端军事教育,懂得这些东西?嗯,不客气的说连同赵东云自己在内,只有今天在座的四个。

    赵东云自己其实也是个半桶水,空有原身的记忆,但是对军事的理解还不如很多职业军官呢,他只是有着原身以及后世的记忆而已,而且他当年从柏林军事学院就读的时候可没机会进入人家德国6军参谋部里服役,而是到野战部队实习。

    但是后续的四批在袁世凯的安排下的留学生,却是除了到野战部队实习外,还可以到德国参谋部实行。

    有了这些经验后,赵东云对他们就更为期待了!

    赵东云并没有指望杨德明、李想、伊良旭他们会成为什么绝世名将,估计也没什么可能,甚至他都不准备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带兵上战场,他所期望的是他们充实到司令部工作后,利用他们在德国所学到的诸多知识,帮助赵东云打造出一支现代化军队出来。

    次日,赵东云就是宣布授予李想、伊良旭为6军中校,任李想为参谋部战略处处长,兼任东三省6军军官学校之教官,伊良旭则是被任命为军需部之弹药供应处处长,同时还兼任东三省6军军官学校的教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