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请缨-《大唐楚霸王》


    第(3/3)页

    “朕也是这么想的,可是看了宽儿的奏折,朕却动摇了,或许真的该让他去!”李二说着,就将手上的奏折展开,然后念了起来:“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威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志於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蛮夷不顾身……”李二的声音渐渐的洪亮起来,带着无限的激情与豪迈,带着那种沸腾的热血喷涌的感触,将那股子扫清蛮夷的心胸与气概融进这朗诵之中。

    两仪宫里,一时间就只剩下李二的声音,长孙也听得入神,就连摇篮中的李治也暂时放弃了那啃大脚趾的艰巨任务,听着这抑扬顿挫的声响。

    这一首长诗,李宽没有抄完,只抄了前面几句,因为后边的很多诗句里都有着典故,而且都是后世抗战期间的典故,这些和大唐完全不合拍,就直接被他舍弃了。他觉得光是这前面几句就足够了!至少现在看来李二对于这首诗还是非常的有感慨的。

    “这是二郎写的?”长孙诧异的问道,李宽这些年可没有再显露诗才,倒是李泰写了不少诗词。

    “确实是宽儿写的!至少在这之前,朕没听闻过这首诗!”李二回答道。

    “那么,二郎这是在表露决心?他一定要上战场?”长孙问道。

    “是的,那一句弱冠系虏请长缨,就说明了他心中所想。这小子想上战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从那一次他们几个走了一遍突厥肆虐之后的血泪之路之后,宽儿就和那些武将家的孩子混在一起了,从那时候起他就想要从军了。”李二分析着,他这些年一直观察着这几个小子的行为。李承乾变得更加的老成持重,李泰完全醉心于诗词歌赋,或许想从那圣人教诲中找到解决的办法。李恪时常出宫,探视百姓,并且很多时候都帮助百姓干活,或者将身边的钱财分发。而李宽则是和武将勋贵家的孩子打成一团,渐渐的成了这些二代的领头羊。

    至于李佑和李愔,不说也罢!李二甚至有时候都想将他们俩赶得远远的,不见到他们做出的混账事儿,也就没那么心烦。(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