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好时代-《我的农场在非洲》


    第(2/3)页

    这个工程一听就知道它需要很多的投资,而且数量肯定会大的惊人,堪称人类最大的工程也不为过,联合国的那点小身家,砸进来都不带冒泡的,即便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倾举国之力能不能办成这件事情都两说。

    不过联合国的人带一个头,砸一笔钱将来,然后一点点的打基础,同时号召和吸引其他的国家,特别对非洲本地的国家加大投资,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做一个百年规划,一点点的来攻坚,那还是有可能的。

    在这一点上,总部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他们在防止沙漠化上面的经验也很丰富,早在上个世界就派出观察员,到世界各国去观察和监督成员国的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工作进展了,其中在中国和中亚的进展还算是不错,中东因为战争的缘故没啥进展,而墨西哥问题太多也展不大,至于非洲,这里实在是太穷了,没有条件展,所以早在1987年,环境规划署同中国就在中国设立“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达成协议,该中心总部设在兰州,重点研究沙漠化防治的问题。

    十年磨一剑,联合国已经磨了二十四年了,现在经验积累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开始有一番作为了,所以才会在北非十国,也就是撒哈拉周边的十个国家开展这项行动。

    其中形势最严峻的国家就是尼日尔了,尼日尔最穷,又完全是内6国家,土地沙漠化的趋势最为严重,一旦完全沙漠化,这个国家的两千万人就会成为难民,到时候整个北非只怕是会乱套,而与之相邻的国家也会受到极大的波及,所以环境规划署在这里投入了主要的精力,准备将尼日尔当做是抵挡沙漠的前线。

    而尼日尔南部的比较富有的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也都纷纷出钱出力,为尼日尔的防止沙漠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这些都是林全不知道的事情,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尼日尔政府才会表现的这么热情,因为大部分的钱都是联合国的人出了,他们也出钱,但是比较少,而且这件事情如果真的成功了,他们将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所以他们很热心。

    另外一方面,任何的活动都会带来经济效益,植入造林可是能够带动就业的,就比如林全的这个农场,就可以安置五十个工人,这里面的薪水政府可以支付一部分,联合国补助一部分,而受益的是老百姓,到时候老百姓缴税,国家也跟着赚钱,老百姓手中有了钱,自然可以消费,又能拉动经济,到时候国家再能赚一笔,这等于是盘活了一盘棋了,政府方面只要不是太短视,绝对会看得到这里面的好处的。

    于是稀里糊涂的,林全听了丹尼丝的建议,来到了北非,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这真的是一个好时代啊!”

    赵成坐在林全的对面,脸庞晒得乌黑亮,头剪短了,显得更加精神了,手里面拿着他的奔尼帽,一边扇风一边吃着西瓜。

    “甜!真他娘的甜,欧洲人就种不出这种西瓜,我们队伍里面的那群麻瓜,种出来的西瓜味道骚骚的,真怀疑他是不是自己撒尿进去给我们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