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天下逐鹿-《侠武纵横》


    第(2/3)页

    人群离去,独孤峰望着宇文伤道:“破而后立,天底下似乎没有哪一位帝王能有当今陛下如此有魄力啊。”

    宇文伤亦不能不点头,他轻声叹道:“隋朝建立以来,天下虽然已经统一,可魏晋以来门阀割据的局面却一直没有改变,至本朝建立之时,这种局面反而愈来愈烈,迄今为止俨然已经形成了四大门阀垄断天下军政等局面,寒门等人才难以步入朝堂,即便寒门弟子步入朝堂,也会成为门阀势力一分子,而帝王权力逐渐压缩,这种局面先帝虽然也想过不少法子抑制阻止,可依旧难以奏效。”

    “如今陛下当政,陛下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经济,开设科举制度,任命寒门弟子为官,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的局面,但也导致士族门阀的反抗,以至于三征高丽诸多门阀势力人心向背,难以功成,甚至导致天下局势日趋混乱,即便是天子也没有力挽狂澜之力了。”

    独孤峰坐在宇文伤对面,望着同病相怜,也同喜相联的宇文伤,轻叹道:“百姓造反李子通、王薄、窦建德等义军风起云涌,门阀势力均不相助出兵勤王,导致天子率领朝廷大臣以及军队移驾江都,最终沉迷于声色犬马,以至于望大隋大乱而不理会。”

    “却不想这只不过是天子、诸葛神侯、靠山王的谋划而已。”宇文伤重重叹了口气道:“陛下心知肚明,自魏晋以来门阀势力割据的局面若不改变,那大隋天下即便可以撑过他这一次,却也难以撑过第三代,第四代,他要得是大隋千秋霸业,而并非个人称帝,一世太平,因此才有了这等惊世骇俗之举措。”

    独孤峰眼中有些不甘心,却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和他有着诸多血缘关系的侄子,他望着宇文伤冷声道:“昔年先帝不传为给太子杨勇而传为给当今圣上,原因并非时因为昔年太子沉迷于享受,重视于奢华,只不过是因为太子杨勇肩负不起如今的帝国重任,否则天子又何必废除太子杨勇,立当今圣上为太子,甚至为了不让大隋大乱,先帝更是赐死杨勇,以全天子永安天下。”

    “帝王之心,着实难测!”宇文伤想起昔年的隋文帝,心中也忍不住轻叹:一位帝王既然成为了帝王,在为了帝国大业面前,却也不惜牺牲亲生骨肉,以全天下大业。

    这种枭雄气度,身为绝世枭雄的宇文伤也不能不佩服。

    他望向门阀势力同样削弱深剧的阀主独孤峰道:“没有人想得到先帝曾在天子身侧埋下了靠山王杨林这颗重要暗棋,更没有人想得到陛下竟然如此果断,竟然舍弃大一统天下,为了消灭门阀势力,命令杨林、诸葛神侯亲自开启群雄割据之局面,守一方城池而与天下英雄群雄争霸,逐鹿天下。”

    独孤峰眼中闪过一抹精芒,冷声笑道:“昔年没有人想得到天子会修筑大运河沟通南北商道,又有什么人想得到陛下会开设科举制度,收天下英才为己用,又有谁想得出大隋才建立不久,天子会征伐高丽?如今天子正当盛年,自可逐鹿天下!”

    “文有天下读书人眼中当世无双的诸葛神侯、武有锋芒绝世无人可挡的靠山王再加上大将张须陀,再加上如今天子掌控着大隋诸多疆土以及因天下大乱,义军肆掠而恢复起来的大隋民心,逐鹿天下这种本不可能的事情,却偏偏成为了可能。”宇文伤端着一杯茶,望着独孤峰,轻声叹道:“不管此举是成是败,我却也不能不佩服陛下,天下读书人即便在后世对陛下罄竹难书,也不能不应承陛下之恩情,倘若没有陛下这一举措,天下怎么可能有那群溜须拍马的读书人混迹于朝堂之上?”

    宇文伤冷笑,对于看透读书人本性的他,对于读书人无匹不屑。

    ——天下读书人不计其数,可有风骨的有几人,记恩的又有几人?

    昔年天子开设科举制,选拔天下人才为国尽忠,成为一朝大臣,可三征高丽失败以后,天下读书人十之**非但不敢将矛头指向天下门阀不齐心合力,反而值得天子穷兵黩武,可笑至极。

    高丽小国屡次侵犯大隋疆土,难道能像那些读孔孟之道圣贤之书的儒生一样,退避以和为贵吗?可笑至极。

    想到这里,宇文伤忽然全身一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