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麟趾卫-《太平洋皇帝》
第(1/3)页
“陈先同走了?”
“禀殿下,五天前就走了。『』Ω笔『趣阁WwΩW.』biqUwU.Cc”大殿一角传来锦衣卫的汇报声。
“他腿脚都是利索儿,走到哪里?”
“瓦江北岸,距阿瓦城六十里。”
“知道了,叫咱们的人盯紧了,半月一传。”
“是”大殿内再次传来锦衣卫的应答声,“属下这就去办”
在陈先同的商帮里安插眼线,自然是朱慈煊的吩咐,他倒不是信不过这位口无遮拦的大华商,纯粹是怕中途出了岔子,小心点总不为过。
镇抚左使王猛汇报完,启身告退,留镇抚右使邢康一人在议事房内,朱慈煊还有话问他。
“麟趾卫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巩昌王从军中挑选了一千五百人,缅臣遴选了一千二百六十人,算上千人营,麟趾卫第一期一共三千八百人,十九个百户所。”邢康一五一十地答道。
朱慈煊点点头,邢康没有让他失望,这件事他挂怀了好几天。
要练兵自然需要人手,组建亲军“麟趾卫”就是第一步,其人员组成除了明朝军队外,还包括戒赤乌推荐的缅甸寒族子弟,主要以汉人居多,具体编制虽与锦衣卫相同,但不设镇抚使,官阶也比锦衣卫低一级,从一开始,它的定位就是锦衣卫的预备军团。
朱慈煊规定,从今以后,锦衣卫只有八百人,永成定制,一人不多,一人不少,下辖麟趾卫,采用上出下替的原则,也就是说锦衣卫未来的人员补充将只会来自于麟趾卫。
届时,每一个挑选上来的锦衣卫成员,都是麟趾卫三千八百人中最优秀的存在,精英中的精英,而与此同时,锦衣卫中如果有不合格者,也会被下放到麟趾卫当中,由下面的替补上来,这种淘汰机制是朱慈煊反复琢磨后才推行出的,好处自然有三,保持锦衣卫的战斗力和敏锐度,以及必需的忠诚度,最后一条至关重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