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一石二鸟三得(下)-《太平洋皇帝》
第(2/3)页
“大人保皇上一路辗转,纵横八省之地,想必瞬息之间,心中就有了退兵之计了吧?”说话的却是李嗣兴。
纵横?...马吉翔脸上起了层层的汗,把逃跑说的这么牵强,真是莫大的讽刺。
谈到用兵打仗,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委实应付不来,忽然想起了沿路的所见所闻,明军大营里整装备战,莫不是东吁大军真打来了吧?
那...快逃跑吧!
马吉翔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看来“南狩”缅甸还是不够,要接着跑,真腊国,暹罗,婆罗洲,干脆到西方的大秦国算了,连皇帝都皈依天主教了,那位罗马城的天主教皇能不好心收留?
“东吁人来势汹汹,咱们要避其锋芒,不如向南撤去,缅地番子生性粗蛮,悖懒且贪,得了阿瓦,必然不敢轻易南下,众军遂有时间在沿路设伏,如此,才能保护大明社稷不倒。”
众人催促再三,马吉翔只好说道,谁知这一张口就闹了一个大笑话。
这一番“退兵之计”到着实“出乎意料”。
“好一个兵部尚书!”
朱慈煊大笑一声,马吉翔则吓得一惊一乍,他自己心里也喊屈,这番话纯粹是被逼出来的。
“此计妙哉,马本兵真是大明的忠臣,眼下阿瓦已成兵戈之地,父皇的安危就全靠你了。”
马吉翔一怔,赶忙一阵点头,阿瓦城确实不安全了,得赶紧禀报皇爷,说完骑上马就匆匆离开了。
“真是一只蛀虫!”
朱慈煊嗤笑一声,众人相继对视,也眼露不屑,大明江山要是靠他们,几辈子才能恢复?不败亡才怪,好在太子三两句话把他打了,后者也落得个狼狈而逃的下场。
“朝中的奸佞,孤早晚一个个除干净,朝纲不振,军心难稳。”
众人望去,殿下面容的坚毅如铁,拳头紧握,口中冷冷说道,如此景象,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折叹道,太子年龄虽小,却又戡乱之主的风范,抛开忠君尊上不谈,想比于永历帝,眼前的少年或许更值得效忠。
朱慈煊遥望着河面,胸膛也是英气勃,敲山震虎,有了这一次教训,接下来一段日子,他的耳根会清醒很多,拳脚也会放得更开。
.....
朱慈煊返回行宫后,周凛立即前来汇报:马吉翔没有回阿瓦城,而是径直去了明室驻地,说不定这会儿,他正声色并茂的撺掇永历帝,准备再一次南下奔逃呢。
朱慈煊冷笑了一声,现在可没时间理会他,东吁军队的事情还没有彻底解决,仍有爆战事的危险,不过,朱慈煊倒也不急,只要对方按兵不动,他们也不会轻举妄动。
这样的对峙局面在几天后得到了破解,朱慈煊等来了重要消息,大僚长和内藏使派出的使者顺利返回,确定那支军队的主帅是三位堪位将军之一,原邸位将军之弟,木塞多,属于外戚势力。
东吁国由邸位将军执掌兵权,类似于古时中原的大将军,其一死,缅北军权一分为三,其一出自大僚长一派,另一出自内藏使一派,而这次前来军队主帅是外戚一派,当然,没有符印和缅王的命令,贸然领兵,这已经犯了不小的禁忌,弄不好就要杀头问罪。
事实也确如朱慈煊此前预料的一样,几天后对方派来了使者,再三严明自己领兵前来的目的,并非谋反,仅仅听说缅都内乱,其兄邸位将军被乱兵扑杀,这才要南下“勤王”,如今公主监国,他愿意誓死效忠,也是,他是外戚一派,自然会力保先王唯一的血脉,硬说起来,这个东吁公主还要叫他一声舅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