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定国-《太平洋皇帝》


    第(2/3)页

    “好”朱慈煊也不多说废话,从内衬的口袋中取出一样东西,交到了对方的手中。

    “殿下,不可....”王有德,周凛举识出那是东宫印玺,赶忙叫道。

    朱慈煊不理二人,只问对方:“这下凭证有了,可以放行了吧?”

    赤膊将领把印玺在手中掂量了挤下,然后看了看这位少年,把腰间的酒壶往身上一批,懒懒的道:“先送他们去邮寨候着,我去禀报李大帅。”

    王有德又欲作,奈何朱慈煊急声说道“到都到了,再等等也无妨。”他终究还是作不得,只得讷讷跟在太子身后,一行人几乎被押送着往山间走。

    ————————————————————————————

    勐腊,位于滇省最南,其境东、南被南掌国半包,西南与缅甸隔澜沧江相望,境内有汉,傣、哈尼、瑶、彝等十余族,且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者合一组成天险,乃是扼守西南中外门户所在,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当下,这里却是明军最后的抵抗堡垒,川,贵,湖,闽虽还有不少流散势力,却不成气候,郑成功攻下了台湾,也等于说将全部势力遗往了海外,放眼国内,唯独这一家。

    勐腊境内多山峦,故山寨极多,北部有四风寨,齐连寨互成犄角,南部有亚御寨,桥朵寨,中部地势较为平坦,筑有中央大寨,那里便是李定国行营所在。

    此刻,中央大寨前的演武场上,正有士兵操练,几千人****上身,足蹬草靴,姿势整齐划一,并伴随着气势冲天的啸傲声,威严抖擞,气冲斗牛,远远望去,焉乎有雷霆之势。

    演武场后面的三层竹楼殿上,一位中年将正立在窗边观望,外面的巡逻士兵都知晓那是自家大帅,站起岗来一丝不苟,目光警惕,生怕有哪个冒失鬼闯进来扰了大帅的思绪。

    望着窗外的景象,片刻少许,中年将竟露出了模棱两可的神情。

    只见他身材魁梧,相貌端庄,两眼不大不小,却极富神光,整个人看上去英武非常,甚至面带一丝儒雅之气,人皆道李大帅是儒将,果不其然,若无甲胄在身,定会让旁人觉得这是一位中年儒生,也难怪年轻人其被人称为“小尉迟”,地地道道是位文武双全的全才。

    此人,赫然便是独撑明室半壁的李定国!

    在他的身后,是其第一部将,平阳侯靳统武,长子李嗣兴也侧立在旁,更近些的地方是几位拥汉土司。

    “大帅,都查清楚了,来将是清室的领侍卫内大臣,xhQ都统舒穆禄·爱星阿,川南的探子来报时,八旗兵已经过了两湖,兵马大概五万。”靳统武面色凝重的说道。

    闻言,殿内的气息皆有些沉重,仿佛这支军队忽如天至,杀气腾腾的朝他们奔来。

    “李大帅,我的部下已经列装准备好,何时调用只能李大帅的吩咐。”

    说话者是瑶族土司朽木达,他常年跟随李定国,汉话也是一流,得益于地势习性的缘故,手下的三千多瑶兵战斗力异常剽悍,拔山越岭,个个都是好手。

    “父亲,要不要叫众将来商议,我看清鞑这次要大兵压境了。”

    长子李嗣兴在一旁进言道,或许是继承了父亲三分神色,其相貌也英武不俗,附近的四处山寨中,还有不少明军将领,如巩昌王白文选,几处兵马加起来也有三万多,此番清鞑南下,十几万大军,是个人都会觉其意在此,一举荡平。

    众人屡屡进言,定国却没有答话,他伫立在窗边,不知想些什么。

    “吴三桂十万兵马,在加上爱星阿的五万,十五万大军,清鞑好大的手笔!”说话者却是许久未言的李定国。

    大帅的声音传啸而去,众人心里都好似蒙上了一层尘,那可是足足十五万大军啊!

    几年来,吴三桂和李定国鏖战滇地,有输有赢,但是他们终究是流兵,物资粮饷远远不及清室,而作为勐腊门户的腾越州已经在几月前沦陷,只留下了十几个据点,兵马不足三千。

    几年来,队伍中暗自投清者已经越来越多,细作也越张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