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洞府的意义-《史前崛起》


    第(2/3)页

    几天后工具打造出来,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就开始了。部落的人只保存最低限度的外出人数,其他人在王川的指挥下变身建设工人,开始改造地球。

    先让人把建房的地面和岩洞前的一大片地方给平整好了。然后则在岩洞附近要挖茅坑的地方挖出坑来和泥取土,取完土之后的坑就可以做粪坑用。泥砖做出来就放在平整好的土地上晾干,这样就不会有一面凹凸不平,建出来的墙也歪歪斜斜的。

    在坑里和泥的时候,把泥挖松放水后就主要靠脚踩。王川见小象看得好奇,就把它赶了下去帮忙。结果场面瞬时就失控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下了泥坑里,跟着小象玩泥浆玩得疯狂。灵在旁边捏着自己干净的衣裙,也看得羡慕。最后孩子们和小象都是被驱赶上来的,一个个泥猴一样,把小溪的水都洗浑浊了。当然每人一顿藤条是少不了了。

    泥砖做好,王川先把柴房杂物房打铁房建了起来。部落经过建设据点的房子,多少有了些经验,这房子建起来就不用王川跟在旁边一一指点了。而且有师父带徒弟,能上手的人也不少。杂物房和柴房就是一个门一个窗户的小房子,大小不过十平米,要求屋顶不漏水就行。现在大河边的菰笋干黄而没有腐烂,做屋顶刚刚好,还是一层草一层泥土的铺上五六层,三五年内断没有漏水的可能。

    打铁房是这些建筑中比较大的。王川把它建得顶高五米,宽度足有四十平米。设有两门四窗,里面带烟囱的火炉也设三个。旁边还建了两个小间,放木炭矿石等物。

    唯一让人觉得不满意的是,王川把打铁房建在了小溪的下游位置,离岩洞有几十米远。

    这些房子建完之后,迎来的并不是柴火工具,而且部落的人。没见过泥砖房的早就想体验据点那种凭空建起来的“岩洞”了,现在这里有,就挤在里面不愿意出来了。连阿母这样德高望重的也是如此。

    王川本就有让他们移出去居住几天,方便修建岩洞的。如今正好方便王川把岩洞铺暖炕的工作给做了。

    岩洞的暖炕,王川采用的是弯曲通道长条式的设计。他根据岩洞的地形,从岩洞口的厨房位置铺设烟火通道,往岩洞里绕一圈后回到岩洞口,从几个高烟囱里排出烟火。烟火通道的上面就是平整长条的炕床。这样的炕床建了几条,有直有弯。可以睡眠的位置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炕与坑之间的空隙除了走道,王川还预留了一个二三十平米的火塘,这里一般只点火照明用,不过却比较方便大家在这里集合。

    岩洞的地面王川也用泥土和火砖铺平了,完全看不出原来岩洞的模样。

    岩洞门口的位置依旧是厨房和一个厕所。王川把用石头垒在的灶台全都清除了,所有的灶台都改成用火砖垒成的,上面放置统一的陶盆,并和暖坑连接。厕所则把篱笆换成了泥砖,下面接了一截王川后面烧制的陶管,接到茅坑的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