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 太极-《网游之金刚不坏》


    第(2/3)页

    李守愚毕竟是学过了太极拳的,明白太极拳是一种重意不重术的拳法,但太极拳的前三章讲得却是拳术,换句话来说,这时的李守愚根本就没有入门过,更别说登堂入室。

    而现在有着张三丰亲自打出的太极拳作为讲解演示,那么按照道理来说,李守愚应该要等到眼睛看张三丰的一举一动,仔仔细细的记下每一个动作,这样才是正道。

    然而,李守愚并没有选择这么做,因为这么做的最后结果,打出的太极拳不过只是张三丰拳法,而不是太极的奥义,以技求道,自然是可取的,但以道指技更是大道。

    《周易》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只要明白太极的奥义,那么太极拳就算是打得跟张三丰的完全不一样,那么又有谁会说这是错的。

    而李守愚理解的太极之意便藏在张三丰的呼吸中,以自己的呼吸不断的调节从而达到与张三丰的呼吸一致,甚至引起共鸣,寻找到太极一起一伏,一动一静,甚至一阴一阳的规律。

    在李守愚看来,如果说自己的身体是那阴阳鱼的显现,那么呼吸便是这阴阳鱼运转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守愚又怎么会舍本求末的去追求,正常人根本就不懂的太极拳呢。

    若只是如此,李守愚至多也不过只是把太极拳练到l4,拥有了个突破的机会而已,但在这时候的张三丰打得太极拳,不只是打太极而已,而且是自己道的演示,道不可言,因为没有任何的言语能够描述,然而张三丰通过这样的方式演示自己的道。

    若是初级也点的人多少能够领悟以柔克刚,再深入一点明白以静制动,还深入一点便是以慢打快,若是悟性足够高更是可以明白阴阳互换,然而真正的高绝之徒,更是可以领悟,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的大同关系。太极拳几乎是把道家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简单而又深刻。

    这样演示的道,对于明教众人或者蒙古众人来说,顶多是稍有感触,因为双方的文化相差太大,没有足够深刻的文化内涵,就不可能拥有足够底蕴的绝世武功。

    但对于张无忌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充实,因为张无忌的武功主要是练成了九阳神功,而九阳神功,到底是佛家功夫,还是道家功夫谁也说不清楚,毕竟斗酒神僧看过九阴真经,若说没有借鉴,相信是个人都不会相信,而且所谓的阴阳调和,未必不是佛道相容。

    张三丰演示出来的道对于张无忌来说,是跟自身的九阳神功是种极大的补充与继承。

    但比较起张无忌,获得更多的却是李守愚,且不提李守愚自身本就学了太极拳,这太极拳到达不了l4,发挥不了极致,欠缺的便是道家底蕴,就好像是自己的金刚般若掌能够进阶成大金刚掌,用得便是天天念《金刚经》给慢慢熏陶出来的,否则在光明顶上对上张无忌想要一次性的领悟出这技能,基本上一做梦无异,毕竟连金刚是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领悟。

    而正是太极拳的领悟,与他在光明顶上领悟到不在“不在此岸,不在彼岸,更不在中间。它不是有,也不是无,是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有意与无意之界。”的金刚,与太极的奥妙却是有着殊途同归的奥妙,至少在张三丰的演绎之下,李守愚感受到的便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