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嘲讽”技能-《第一贤妇》


    第(2/3)页

    “兄长快快请起。”萧正乾手上一用力,将济安王托扶起来,“你我自家兄弟,行此大礼,岂不显得生分了?”

    济安王心下吃了一惊,他知道萧正乾跟他一样,也是自小练习弓马骑射,武功底子不弱,可也没有料不弱到这种程度。

    他练的是定国公府传下来的功法之一,着重于修炼骨骼和体魄,广义上说,就是力量型的武功路数。积年累月的操练之下,他的骨骼比一般人要粗壮许多。

    也许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事实上他的身体是很沉重的。当然,那是对别人来说,他自己是没什么感觉的,施展起拳脚也并不怎么影响灵活度和敏捷度。

    他能感觉得出来,萧正乾方才并未使出全力,虽然他也并未刻意抵制抗衡,可单凭一只手就轻轻松松地将他“搀”起来,实属罕见。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搀,让他忍不住猜度,萧正乾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示威?震慑?还是隐晦地敲打?

    萧正乾扶着济安王坐回榻上,在桌下悄悄地活动了一下手腕,忍不住在腹内嘀咕,他这义兄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看起来也不比他高多少壮几分,怎么重得跟座大山一样,好心搀了一把。差点把手腕废掉了好吗?

    还好他反应快,及时补了几分力道,要不然一下没搀起来,这脸可就丢大了。

    济安王心中的震惊退去,将脸上的涕泪擦拭干净,面带歉疚地拱了拱手,“愚兄一时控制不住情绪。在圣上面前失仪。还请圣上见谅。”

    “兄长不必介怀。”萧正乾含笑摆了摆手,“我知道你与父皇感情深厚,听到父皇的遗言难免会有些激动。

    倒是我。登基近二十年来,一直耽于政务,对兄长多有疏忽,有负父皇之托。实在汗颜。

    这一次多亏兄长及时发现泰山潜藏了叛党,并及时作出应对。若不然我只怕会有来无回,要辜负大梁的江山和百姓了。

    朕要好好谢谢兄长才是!”

    济安王听他称呼由“我”转为了“朕”,心头又是一跳,怀疑他这声“谢谢”里面别有含义。

    面上依旧做出恭谨惭愧的样子。“圣上言重了,给臣报信的是那位无名侠士,奔走查探的是臣那排行第二的犬子。剿灭叛军的是粮运使,搜捕善后的是山东各级官员……

    臣其实什么都没有做。实在当不起圣上一声‘谢’。”

    “兄长只身对敌,随机应变,拖住刺客数个时辰,为剿灭叛党争取了时间,可是头劳首功。”萧正乾爽朗一笑,又将称呼改了回来,“自然当得起我一谢。”

    济安王连称“不敢”。

    两人一个虚多实少,一个不停猜度,聊了一个多时辰,直到裕德进门提醒萧正乾,说该准备动身了,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济安王带病之身,不好参加祭天大典,以免带去晦气,影响帝福国运,由救驾有功的周漱代他前往;方氏和周瀚本就在伴驾的名单之上,自是要伴驾随行。

    孟馨娘正在闭门思过,除了方氏,只有简莹能够主持中馈,打理府务。而且济安王在病中,总要留下一个人侍疾。

    也不知是被刺客闹的没了心情,还是要走了想要大度一回,何皇后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刁难,只问了两句,就将伴驾一事揭过去了。

    于是简莹得以幸免。

    诸如简老夫人、简大太太、泰远侯夫人和方夫人等在单上有名的,只能跟方氏一样,按品大妆,顶着沉甸甸的假髻,穿着层层叠叠的诰服,强忍着睡意和闷热,候在王府门外。

    仪仗早已整备停当,只等帝后沐浴更衣之后,出发前往泰山。

    足足等了一个时辰,萧正乾和何皇后才各自穿着一身夸张的祭天礼服出现在众人面前,他们身后跟着一个同样一身盛装打扮,却神情恹恹,满脸不情愿的萧乐林。

    等众人在司礼官的指挥下三叩九拜之后,萧正乾握住济安王的手表达惜别之意,“兄长若有什么要求和需要,不要羞于启齿,一定要告知于朕。日后也要时常进京,与朕团圆小聚,不可与朕生分了。”

    “是。”济安王感恩戴德地躬下~身去,“臣谨遵圣上旨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