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兼职-《国家血脉》
第(2/3)页
可是进了这个漩涡,那很多时候就身不由己了。为国奉献,陈默也不抗拒,自己有许多途径可以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要把自己也陷进去,那就不要想了。
“我爷爷现在身体不好,身边就我一个人在,我不愿意常驻国外。”陈默想了想,觉得不保险,又加了一句。“我在公司里也是可以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并且我从小都在石油行业,除了这方面的东西,我对其他的行业也不熟,让我干别的,我也干不了。”
“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很自信吗?!甚至还专门跑到伦敦去搞期货!”
陈默点了点头说道:“是的,不信的话,我们打个赌,等到十二月底或者一月初,我的资金要不能变成十万美元,我就听您安排,要是我能把我的两万五千美元,变成十万美元,这件事就不要提了好吗?”
郑总好奇地说道:“哎呦,我还没有发觉身边还有个天才啊!你真的有这个把握?!”
陈默苦着脸说道:“郑总,您千万别跟着凑合,要是中油突然大举做多,谁知道市场会怎么变化了!现在的国际大炒家们,哪个不是紧盯着中油的一举一动。”
“难道你就没有应对的策略吗?那说明你的本事还没有学到家!嗯,这件事我记下了。”
陈默听到这话却只觉得心惊胆战,他可是知道,不管是国际业务部,还是资产管理部,这两个部门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一直是输多赢少。虽然在很大的层面上是因为这两个部门都是在为现货生产流通部门服务,在二级市场上亏掉的钱,在一级市场,也就是中油的自身生产经营里赚了回来,却一直受到了外界的强烈批评。
现在还好一点,未来的两三年,中油,还有国油,包括海油,可都是在国际二级市场输的一塌糊涂。这里面有掉期合约为生产保驾护航的原因,也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中油在二级市场上的笨拙,成了别人口中的肥肉。
陈默不是专业的金融专家,也不是专业的投资者,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理论上的,偏向于务虚。比如他主修的国际贸易,包括选修的国际关系学,更多的是让他了解国际关系大势,都是偏向理论。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里,他要学习的细节还有许多。
也就是说,他一直被培养成一个统帅型的人才,而不是将才。如果郑总真的能把国际部或者是资产管理部交给他,他来把舵,依靠脑袋里的记忆,他绝对可以做的很称职。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他一个小小的科级,即使去了这两个部门,也只有听命令的份,没有决策的资格。
按照他爷爷的希望,他姑姑以及干爹的规划,陈默能够在四十岁的时候,升到他干爹现在的级别,就已经算是一帆风顺的了。
陈默现在虽然得到了郎玉甫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可以给他创造数不清的财富,却不能带给他经验和资历。而在中油这么一个巨大的企业,能力相对于经验和资历来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的。
这也不能怪中油制度僵化,一个员工超过五十万人的大型国企。不论是谁,没有经过长期的考验,长期的锻炼,谁敢说就一定能把这一个庞然大物带着走向辉煌。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艰难,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下来,选了一个能力强却没经验的领导人,恐怕还有可能将中油带向毁灭,这样的责任,是任何一个人都担负不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