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打口唱片-《重生肆虐文娱》


    第(3/3)页

    运气好一点的打口只伤到外盒,cd本身毫无损的就被称为是原盘,非常抢手的存在。而随着这块市场被现,有人现大有可为之后开始走通关系,市面上所谓的原盘也就更多了。

    只需要打口的时候稍微注意一点,或者象征性的在一小部分上打口,更多完好无缺的原盘就能流入市场,这种人为的事情有的是办法解决。

    “销毁”的唱片已经被定义为是垃圾,不在是音像制品了,所以不管是买的还是卖的都没有压力,听说不少人可是因此没少财,兼职卖打口碟赚生活费的人都不少,在顺村打口碟其实也很普遍,只是张晓夜之前没留意而已。

    这年头磁带还是主流,所以打口碟磁带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音乐类型也是无所不包,摇滚自然也包含其中,而且所占的比重还很大。

    摇滚本来也源于外国的音乐类型,帝国的摇滚乐起步又比较晚,国内乐队往往都是学习、模仿国外的乐队,打口碟也就成了乐手们追逐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打口碟就是一些乐队的老师。

    比起价格昂贵还很不容易买到的正版进口唱片,打口碟就要容易接受得多了。

    打口碟的存在和流通,甚至已经隐隐形成了一种文化,特别是在摇滚圈子里影响力非同一般,这也是张晓夜最感兴趣的地方,比起这些大部分他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国外乐队、歌手的专辑,他对这种文化现象反而更感兴趣。

    相比起来,兴致勃勃在一堆cd、磁带里淘宝的李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口青年”。而且这家音像店里,像她这样的人还不少,基本上全部都是年轻人。

    进的货太多了,往往连老板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是一些什么内容,只靠顾客自己翻找,找到原盘或者是自己所中意的歌手、乐队,往往就能听到一阵欢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