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原因。 而经过这几年走了小半个天下。 赵风对于各地的口音,也略有一些了解。 基本上每隔一个郡,口音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尤其是一些战国时期分界的地方。 虽然也是隔着一个郡,但那口音变化之大,可能两边的人,都听不太懂对面的话。 现在赵风对于各地的一些发音,稍微有了了解。 到时候要解释起了,就简单了很多。 王烈作为一个学识渊博之人,一听就知道这其中代表了什么含义。 好奇问道:“是所有的文字,都已经有了这个拼音?” “还是只编写部分了部分?” 赵风沉吟了一下:“我个人精力有限,所有目前只是起了一个头。” “同时也编著了一部分的字,用来检测这个拼音的适用性。” “从这一部分来说,拼音都能适用。” 赵风也只能这么解释。 不然,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拼音对于汉语的功用,那是无需多言的。 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如果拼音不是在后世,那个特殊的年代被人发明,而是在古代任何一个时代发明。 发明拼音的人,绝对会成为人人称赞的对象。 即便不会像孔子、孟子这样成为大圣人,也绝对不会差了多少。 至少也要跟秦国统一六国后,统一文字、测量单位、计量单位等等举措相媲美。 实际上只会高于这个举措。 王烈站起身来,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行了一个长揖:“赵先生此举,功于社稷,德行天下!” “绝对不会比始皇帝统一文字、测量、计量等举措低。” 赵风回了一揖:“过奖、过奖!” “但还当不得先生之称。” 邴原这时候,也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了什么含义。 站起身来,走到大厅中央,行了一长揖:“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赵先生单凭这个统一全国语言的功绩。” “就担得起先生之称!” 赵风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既然二位都觉得此举功于社稷,德行天下。” “那我们就应该一起来完善他。” “争取早日把拼音传播出去。” “这样或许还能减少日后发生内乱的可能。” “毕竟大家识一样的字,发一样的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