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问卷调查(上)-《大漫画帝国》
第(2/3)页
扩大印量的风险当然不会由销售端承担,一旦印出来的杂志卖不掉,书店会把这些杂志退给东贩,而东贩又会把它们送回木槿社,最终受损的只能是木槿社自身。
“我也觉得我们不该这么盲目,只要我们的读者真的增加了,晚个一两期增加印数也没什么问题,甚至能够让读者觉得西玛丽尔是供不应求的好漫画杂志……还有,我们不能够再继续附送漫画了,经济上先不说,从读者心理上我们也不该这么做了。”
宫原静的意见很合久保芳志芳志的心意,像他这个年纪,已经很难激进的起来了,也不会做那种本期杂志销量十万、下一期就会骤然增加到二十万的美梦。
宫原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经济上自然不用说,附送海报当然会增加印刷成本,另外从读者心理上讲,附送海报连续两期就够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那就会让读者产生每期都会附送海报的期待感,一旦这种期待感落空之后,他们反而会对西玛丽尔产生不满。
事实上,与保守这个词相反,宫原静本身对于木槿社的展有一种紧迫感,因为他知道,虽然现在整个世界的网民可能只有一两千万,但是互联网时代就要来临了。
如果9o年代后半木槿社展不起来的话,那么进入了新世纪,木槿社更加不可能展起来。以少年Jump为例,9o年代它飞行量是6oo万册,而到了2ooo年以后,行量就迅的回落到了2oo万,虽然导致少年Jump行量回落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互联网的普及绝对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对传统的出版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几乎无一例外,所有的纸媒销量都会迅滑落。
虽然日本的版权保护很全面,但是宫原静也没有乐观到木槿社能够逃脱这个大势的程度。
穿越者也不是神,宫原静置身于互联网蓬勃展的时期,说的夸张一点,有一种“时代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则亡”的感觉。
以纸媒硬抗互联网的大势,虽然不至于被碾的粉身碎骨,新世纪以后日()本的传统出版业依然有着很大的生存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在互联网的挤压下能够维持住原有的规模已经很不错了,想要再扩大几乎是不可能了。
所幸的是宫原静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个“先知先觉”的人,他知道未来的趋势,也知道自己究竟该向着哪个方向前行才最正确。
他希望能够在进入网络时代之前完成自己的动漫帝国的整体布局,而不是到时候被新媒体冲击的手忙脚乱。
从最上游的漫画连载,到最下游的周边产品售,宫原静想做的整个动漫的产业链,追求产业链整体产生的利益,而不是单单守着漫画出版这个环节,为此甚至他可以让渡单个环节的收益给创作者,比如提高漫画家的薪资与版税,这完全不是问题。
因为漫画产业的真正赢利的地方在周边市场上。
千万不要小看周边市场的潜力和盈利能力,举个例子,有很多人没有看过阿拉蕾(aRaLe)的动画和漫画(宫原静所在的这个世界并没有阿拉蕾),但说不定在现实生活中你就见过阿拉蕾的帽子,还不止一次。
“再有就是,这一期我们的读者问卷回收的度和数量出现了爆增,仅仅这三天,我们就回收了过3ooo份。”久保芳志又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