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新大学-《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李轩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他没有听错。顿时陈述柏感觉自己被一股巨大的幸福所充满,内心难以抑制的激动让他身体都有些微微颤抖。
“但是我也有一些要求!”李轩话语中的转折,让陈述柏李轲冷静下来,李轩很快继续说道:“首先我希望这所大学能设立在深海特区。其次这所大学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但毕业生不参加全国统一分配,由学校根据学生本人志愿推荐工作!”
李轩之所以愿意拿出如此一笔巨资,很重要一个原因是陈述柏模仿斯坦福模式办学的理念非常适合东方集团的需求。香港的人才有限,根本无法满足东方电子公司急速扩张的需要。
如果能从中国十亿人口中进行选材,那么李轩有底气与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展开智力竞争。当然,他给大学投钱培养的人才是准备给自己用的。而现在内地的大学毕业都是统一分配的。向东方电子这种外企根本不可能主动分配到大学生。至于李轩之所以要求把大学建在深海特区,也是因为这里是他未来规划中的重要产业基地。
而在陈述柏看来,深海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他准备创立的这所新大学也会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因此把它建在深海特区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在来与李轩会面之前,陈述柏刚刚与深海特区的梁书记和吴市长,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会谈。深海特区的两位政府领导,也非常希望特区能有一所大学。而他正是得到了梁书记的指点,才知道大名鼎鼎的“财神李”现在正在深海市。
其实陈述柏早在两年前,就像中央提交了一份办学建议书。当时他刚好与李轩同机前往北-京,还得到了邓-老的亲自接见。但之后他的建议书却犹如石沉大海,一直没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
不久前,陈述柏再次去北-京,终于从教育-部得到了一些回应。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建设这样一所现代化大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教育-部没钱。所以,陈述柏决定先自己开始筹款,他当时对教育部的领导们应诺,准备至少筹集1000万美元用于学校的前期筹建。
其实在李轩看来,教育-部的这种说法明显是推托之词。在党领导国家的情况下,你开口就说要建一所没有党组织、团组织的大学,这个步子迈的可不小。没有最高领导人亲自发话。教育-部根本不可能牵头给出批复。
根据李轩收集的资料,陈述柏早在七十年代在台湾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时,就曾经向时任行政院院长的小蒋提出建议,希望参照美国硅谷的发展经验。在新竹建设一所全新的科技大学。
他当时的想法和现在准备在内地筹建的这所大学没什么不同,但台湾当局并没给予他支持。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陈述柏希望筹建一所去政治-化的大学。
而这在长期进行“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宣传的台湾,绝对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台湾一直要等到八十年代末,才会开始开放党-禁。进行所谓的民-主化进程。
其实如果有内地政府明确的官方支持,陈述柏想要筹钱并不会像他现在遇到的这样艰难。两年前,汕-头特区希望成立一所大学,于是有关领导找上了潮-汕人出身的李嘉城,李嘉城二话不说就开出了一张4500万港币的支票。另一个时空中,明年宁-波市想要筹建一所大学,宁-波帮头号代表的包俞刚先生,毫不犹豫的捐赠了2000万美元。
而现在的陈述柏却拿不出内地政府的任何官方授权文件,他只凭空口白话的去向富豪们化缘,人家自然对这个前景不明的项目不置可否。
“陈教授。每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应该去刻舟求剑!比如你所倡导的在大学里去政-治化,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却同样极大地增加了大学筹建的阻力!毕竟连中国的宪法都明确规定了,中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我们创立一所新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新的产、学、研完美结合的模式,而不应该拘泥于政治等问题。说句大实话,我之所以愿意给出大额捐赠,也是希望你设想中的这所科技大学建成后,能从全中国招收最优秀的理科学生。源源不断的为东方集团提供一流的科研人才!”李轩一针见血的说道。
即使是三十年之后,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虽然已经喊了很久,却依旧没有任何进展。更别提去政治化了,那更是直接动摇了我党的执政基础的雷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