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第二所理工学院-《重生电子帝国》
第(2/3)页
李轩的强项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把握好正确的科研方向,具体的技术开发工作还需要大量的科研人才来完成。erm项目组的研发员从最初的十几人,已经一路膨胀到现在的几百人。
但李轩认为还是太少,至少要上千人才能满足要求。但如果这些研发员全部从高工资、高福利的美国、英国招聘。单单是薪金支出就是一笔非常沉重的负担。这也是李轩愿意花重金支持香港高等教育发展,以及迫不及待的与内地展开科研合作的根本原因之一。毕竟现在亚洲的科研成本,远比欧美发达国家要低得多。
接下来。李轩隐晦的向坐在自己对面的总督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麦理浩即将离职,而新总督上任后会不会给学校的筹建工作带来变数?所以李轩期望他能尽快在卸任港督前把事情落实下来,做成既定事实。
麦理浩有些吃惊的看了一眼李轩,连他自己也是刚刚接到唐宁街的通知,告诉他即将在年底离任退休。而眼前这个人似乎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已经提前获知了这个还没公开的消息。麦理浩点了点头。他同意了李轩尽快落实新理工学院筹办工作的建议。
从总督府出来,李轩的心情非常不错。原本他以为今晚只是来走个过场得来应付一下。但没想到麦理浩在离任前,有心推动香港第二所理工学院的建设。这对李轩来说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第二天上午,张仲谋早早的就来到了李轩的办公室,向自己老板简要叙述了之前去台-湾的谈判成果:“我们和新竹科学工业园的管理局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对方愿意划出一块5公顷的土地给我们,用于兴建晶圆厂和芯片测试封装厂!而且新竹县政府愿意在税收、行政审批等工作上给予我们最大的优惠和便利!”
“台-湾工研院虽然早在七六年就从rca公司引进成套的半导体技术,但工研院毕竟是一个公立机构,内部问题重重,效率并不高!
刚刚在去年从工研院拆分出来成立的联华电子。虽然正在建设一座4英寸的晶圆厂,但它们技术实力很有限,只能瞄准低端芯片市场!我们去台-湾新建的工厂,技术上比华联电子要雄厚得多,是真正的高科技公司!”李轩笑着说道。他早就搜集了详细的资料。对台-湾方面表现出来的热情并不感到意外。
“是的,工研院的徐贤秀董事长,以及行政院下属的科委科学园区管理局的何毅慈局长,是这次谈判能进行的如此顺利的两位主要推动人。据说为了让新竹县能够让步,他们甚至专门直接去找了小蒋先生汇报情况!”张仲谋说道,台-湾方面的诚意非常足。给出的优厚条件远超出了他原先的预期。
这时李轩的助理柯立伦敲了敲门,走进来说道:“李生,彭社长已经提前到了!”
“我们刚刚在上个月和内地达成了投资协议,准备在深海特区的佘口工业区建设一座总投资高达2亿港币的显像管厂!据说这个消息出来后,rca公司在台-湾的负责人。一连数次被台-湾有关方面的人士邀请去谈话,试探rca公司是不是准备调整政策,开始与内地政府合作!
我们在决定投资大陆之后,转身又在台-湾大举投资,这对某些人来说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你看,北边已经派人来试探我的立场了!”李轩对张仲谋笑着说道,对方立刻明白了他话语中所指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