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节 左轮枪-《临高启明》


    第(2/3)页

    第一武器设计小组的灵魂人物是白羽,他不但是装甲兵军官,还是堂堂正正的兵器设计与工程设计专业出身。李一挝虽然有丰富的造枪经验,但是对怎么设计武器并且使之能够适应批量生产的经验很少――他一直是手工作坊式的制造。

    接到任务书之后,设计小组的几个人一起琢磨了一下企划院下达的武器要求:

    这种武器必须足够廉价,消耗较少的材料,生产制造要方便,可以短时间内就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

    在手枪配用的弹药方面最好是土着无法仿制或者找出代用品的弹药,以免手枪失落之后被敌对分子所利用。

    手枪要易用好操作,能够安全可靠,性能不必很高,有效射程25米即可。

    “要满足这些要求,只有左轮手枪了。”李一挝看了之后说,“要不干脆就批量造13mm的‘单打一’,连枪管带弹药都和米尼步枪通用。”

    “‘单打一’就算了,打一发装一次,要么用来谋杀要么用来自杀。”白羽对这种简陋难看的武器一向很反感。第一小组的人都有同感。

    左轮手枪对材料要求低,采用击锤击发,不需要对材料和生产技术要求都很高的弹簧和击针。供弹方式简单可靠,又能提供一定的持续火力。

    “我们仿哪一种?韦伯利还是史密斯※韦森?”李一挝对世界上的多数手枪线图、结构图都了然在胸,如果有材料的话基本都能仿个八九不离十,当然性能无法同日而语,“要说性能还是韦伯利左轮要好些。”

    “还是史密斯※韦森吧。”王瑞相很喜欢这种手枪,虽然他在另一个时空从来就没见过一支s※w的手枪――哪怕是狗。但是他还是爱上了这种颇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武器。

    穿越者通过北美分舵采购的自卫用手枪里就有许多使用9mm派弹的s※w左轮手枪,大部分是4英寸枪管的。王瑞相搞了一支,再配上他从军品店搞来的仿版美国警察的左轮枪套和子弹带,一直挂在他的屁股上。

    “韦伯利左轮手枪装弹很快。”李一挝说。韦伯利左轮手枪通过向前推转轮座左后的支耳压销使握把低下来装子弹。然后套筒座和枪管闭合准备射击。排除弹壳时枪再一次打开,一个星形退壳器自动清除转轮中的弹壳。这是一种比摆出式转轮更快、更先进的装置,更适合使用快速装填器。

    “材料怕是做不到。”白羽说。这种枪的结构复杂,重量偏大,所以对材料强度要求较高。“再说我们也没有金属弹壳可用的,它的优点体现不出来。”

    “仿史密斯※韦森吧。”王瑞相坚决要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