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亲切的皇帝-《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第(2/3)页

    晨光细密如若帘拢,从殿门外铺展开来,如若从天顶垂下一面巨大的轻纱,透过这阳光晕染的轻纱,看向款款而来的少年,更显得庄重肃穆,还有一丝丝神秘。

    方仲永一步步走进去,越走的靠近赵祯,越深深感受到一种严肃不起来的滑稽色彩。

    赵祯同志,这个外貌哎,长得真是——太tmd像小沈阳了……真想试试用东北话,对皇帝致以深沉的敬意和问候。

    赵祯这样一位外貌颇有喜感的天生二人转选手,难道北宋的大臣们,丝毫没有现?

    当然,这些近乎于无聊的内心戏,丝毫没有表露在方仲永那完美的,人畜无害的小白脸上。

    他虔敬有礼的做完了全套指定礼仪动作,一板一眼,翩翩儒臣,风度满满。

    “你就是方仲永啊。”赵祯开了口,声音清朗,甚至有点咏叹式的播音腔,没有一丝一毫的东北口音,和他的外表形成鲜明的对比。

    “微臣正是。”从进入小传胪开始,举子们就要自称“微臣”了,因为这里,就是他们即将起飞的地方。

    “大话西游写的很好。”赵祯原本想说一通套话,鼓励一下殿下这位年轻英俊的萌新臣子,但不知为何,许是《大话西游》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之故,这句话冲口而出。

    好在方仲永面上并未有一丝一毫的戏谑神态,他秉承着儒家士大夫的要求,绷着笑,憋出内伤也要绷着笑,一本正经的拱手道:“陛下谬赞,游戏之作,愧不敢当。”

    “有何不敢?”赵祯呵呵一笑,露出一个让方仲永瞬间出戏的,小沈阳般的经典笑容,“如能举重若轻,何必举轻若重?寓教于乐,利人利己,方是大善,何必故弄玄虚?”

    没有下马威,没有声色俱厉,没有皇帝的架子,赵祯不愧后世给他“仁宗”的庙号。

    ……

    马二丫拿了一对儿金海棠花福寿大茶盘儿,用一种含笑半步颠的姿势,乐颠颠跑进了王子月房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