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范相公粉丝-《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第(2/3)页

    和欧阳修、王拱辰一样,范仲淹也生在单亲家庭。

    如果说欧阳修、王拱辰的幼年丧父,之后由叔伯照顾长大,是一种人间温情对苦难的共同面对;那么范仲淹和生母被生父抛弃,被养父收留却仍遭排挤迫害的经历,则更多了几分狗血色彩。

    高中一甲之后,范仲淹也并未像欧阳修、王拱辰那般,被当朝大员榜下捉婿,重点培养。于是他的人生,从最低层做起,凭着实打实的政绩,一步步由地方,走到中枢,从七品芝麻官,走上当朝宰执。

    后世人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大都带着无限的悲悯和感叹:

    他从未结党营私,相反,他怀有一颗越当时寻常士大夫,以及和他一样的宰执名臣们的宽厚心胸,他是唯一真心实意,善待狄青的文官,他对仁宗皇帝上“百官图”,里面详尽勾勒叙述了,百官之间的利害关联,却不料因“朋党”弹劾牵连避嫌,被贬斥千里;

    他无论升官贬官,每到一处,都有可以垂范丹青史笔的功绩,在他活着的岁月里,大宋每一次重大危机,不论黄河河患,还是宋夏战争,一溃千里时,他都临危受命,成为中流砥柱之一,

    却每每在硝烟散尽时,在汴京繁华的太平欢乐中,被众人厌弃他的沉重,他的盛世危言,他的不会享受生活。

    或许从个人主义角度看,范仲淹真心是远不如,和他同时期的大奸臣夏竦那样,会享受人生,会带着自己的朋友享受人生,懂得以牙还牙和玩政治的。

    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如若一个国家有更多范仲淹一样的官员,乃是国家之幸,而如若一个国家的官员,都是夏竦,那么,这也就该亡国了。

    后世历史学家给了范夫子极高的评价,有宋朝三百年来品质德行无愧第一人之称。

    从他还在七品光德军司理参军,到调集庆军节度推官,再到泰州海陵西溪做盐仓监官,并在任上煮海造盐,到他因为忠言直谏刘娥皇太后不可逾越皇帝被贬,再到他因着在南方治河有功被重新升入京城……他早已在朝堂内外,圈粉无数……

    而身在富贵温柔乡,心中却仰慕着古圣先贤式为人的欧阳修,也是范仲淹最死忠的晚辈粉丝之一。

    欧阳修心中,小范相公就是电,就是光,就是唯一的神话,欧阳修一生,喜好抽百官耳光,当朝名臣富弼、晏殊、吕夷简、文彦博、韩琦,没有哪个不被欧阳修用文采卓越的陈词大抽耳光过,欧阳修一生从未服过谁,只服范仲淹。

    范仲淹依旧是一板一眼的严肃神情,他叹了口气,凝神对着手中的治河策,一字字细细读起来。

    很认真,很细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