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初遇夏竦-《大宋第一废柴神童》


    第(3/3)页

    却因着当时朝堂普遍存在的冲动和气恼,以及多年来的吃空饷,将不知兵,准备不足,无法野战,战略失误,选帅不当等等积弊,最后输的所有人心有不甘,无可奈何。

    而眼前的这位夏竦夏大人,则是宋夏开战之初,满朝主战声中,仅有的两位主和派之一。

    虽然他主和的原因,和另一位洞察利害,战略清晰的主和大臣——吴育相比,完全有些抬不上席面说。

    这夏竦,虽然是一位与契丹人夜战殉国的烈士——夏承皓家的养子,但以诗文起家的他,显然并非什么沙场英勇的将领。

    他身在武职,更多是碍于家世关系多半在将门之中,而其本心,在他被封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这样的顶级高官,派往边疆时,所奏官家的奏章上,写的堪称相当分明。

    方仲永记得,夏竦的那篇不情不愿接受任命的奏章里,相当不要老脸的,写了这样的话“义不戴天,难下穹庐之拜;礼当枕块,忍闻夷乐之声。”

    这话字面上是说,我和西北边境这些蛮夷,是有杀父之仇的,你大官家把我派过去,让我天天能看到他们欢乐的生活,还要给蛮夷的君王下拜,对我来说简直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啊。

    但是,是人都明白,这奏章的真实含义是:我要留在京中行乐,当个芝麻官也行啊,官家你把我派到西北边陲去,再大官我也不想做啊,不要啊,我不要嘛,满地打滚求收回成命嘛。

    就这样,不情不愿拧巴着就职的军区总指挥级别高官,当战争即将爆之际,那真是,连连上书,就是不想打。要打,不若去耍些流氓招数。

    夏竦的第一招,就是以二十五万贯的官银许诺西夏人,谁能取了李元昊的级,就封谁做李元昊的官,给他每年大宋给李元昊那么多的钱。

    然而,他用汉语,而非西夏文字书写的这种红果果离间的告示,毫无疑问的先落在李元昊手里,于是,换来了李元昊写了一纸悬赏羞辱于他:取夏竦级者,赏两贯钱……

    然而,解题动机牵强,解题思路错误,解题方法流氓的夏竦,却未必不合适对付同样也是个大流氓的李元昊那厮。

    相反,他的行径,他的猥琐招数,只要运用恰当,对于对付李元昊,是有很大助益的。

    毕竟,作为穿越者,西夏最后的结局,是败于内乱的。对于西夏中的各派势力,如何分化瓦解,方仲永看的分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