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谏壁镇(一)-《谍海沉浮》


    第(2/3)页

    瞭望兵睁大了眼睛,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看见的那团物体,可是他突然看到了四五个相似的物体散落在前方的路基上。这次他看清了,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从火车上摔下来的不成人形的尸体。他是个新兵,还没杀过人,所以他深受刺激。

    照理,瞭望哨在现情况后应该马上向自己的上级报告,再由自己的上级打电话向火炮车里的大队长汇报,可是他竟然糊里糊涂直接按响了战斗警报。

    此时,在谏壁镇以东的长江上,汪伪海军的海靖号巡逻艇正在逆流上行。这原是一艘英国桑格尼罗夫特公司为gd海军建造的鱼雷摩托艇mBT“湖鹏号”,排水量三十吨、航35节、带2枚白头鱼雷,装备一门双管2o毫米机关炮和一挺双管7.7毫米机枪。抗战爆后,RB海军经过虎门海战占据了gd沿海的制海权,gd海军的这些小艇外逃无路,只能沿珠江一路上驶,逃到了西江。某天长官派湖鹏号执行运输任务,艇上的官兵在任务完成后,竟然把艇停在岸边,上岸玩耍去也,结果正好碰到下游驶来的几艘鬼子快艇,于是稀里糊涂的成了“mBT俘虏”。

    鬼子见该艇尚能使用,便把它拨给了汪伪海军,改名为海靖号,用于长江内河的巡逻。它和姐妹艇海绥号每天晚上分别同时从上游的南京燕子矶和下游的镇江大港出,相向而行,到达大港和燕子矶后再各自掉头往回驶,这就是它们每晚的巡逻工作。

    海靖号的艇长是闽系海军出身的汪伪海军上尉戚佳荣。他是个老水手了,在***海军闽系与电雷系的斗争中被排挤了出来,回家“养病”一直养到抗战爆。鬼子占领他家乡时他是真的病了,如果不是同窗搭救,他不是病死就是会被鬼子拉去当劳工给累死。因此,病好后他应同窗入邀加入汪伪海军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为了报恩,也为了家人的安全。

    戚佳荣在FJ船政学堂里的学习成绩是第一流的,加入海军后他的能力和责任感也是得到同僚认可的。现在,指挥着这艘和自己的国家同样多灾多难的mBT的戚佳荣,站在敞开的舰桥里(其实也就是小指挥台,说舰桥是往他脸上贴金),胸前挂着望远镜,左右两名瞭望哨认真地观察着江面的动静。尽管江上一条船也没有,但艇上的大功率探照灯仍然来回扫射着,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细节。

    “我们到哪里了?”戚佳荣问身后的航海官朱畅前。

    朱畅前从航海图板上直起身来,看了一眼远处一盏忽明忽暗的航标灯熟练地回答:“我们在谏壁镇以东1o公里,离京杭运河口15公里。”

    戚佳荣点了点头,其实他是知道本艇方位的,但他就是这个习惯,每天驾艇驶到这里总要问朱畅前这句话,而朱畅前也总是这样心照不宣地回答他。

    戚佳荣的嘴角抽动了一下,那是他在微笑。

    石心只等了一刻钟就听到了王先生的脚步声从村里出来,同行的还有另一个沉稳的脚步声——这人应该是个船夫,石心这样猜测是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大风大浪历练的船夫才会有如此扎实的下盘功夫。

    当王先生他们从村边的那堵矮墙边刚刚出现时,石心就已经现了他们:“他们回来了。”他低声地说。

    “在哪里?”齐冰伸长了脖子也没看到一个人影。

    “你不会看错了吧?”瓜子脸姑娘也向四周张望着。

    “远了,还有一百米,你们看得见才怪。”石心淡淡地一笑。

    一边的江蓝萍高深莫测地来了一句:“真是好眼力!”

    说话间王先生他们已经进了小树林,还好天黑,他没看清各人脸上都是笑嘻嘻的:“走吧,我们马上过江。老江,你在前面带路,小石你负责断后。”

    一行人又默不作声地出了。他们离开小树林,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穿过那片麦田,又绕过一片竹林,顺着那条绕村而过的小河来到了长江边的芦苇丛里。如果不是滔滔的江水声,谁也不知道已经到了江边。
    第(2/3)页